第二十五章 西南要害数柏壁 (第1/3页)
“你有何策?”
高延霸夺过窦建德持的细直鞭,指点龙门、定胡,说道:“既然唐援有可能主力渡定胡,偏师渡龙门,为免打草惊蛇,我军何不先按兵不动?等唐援的主力,果然从定胡渡河,入到离石郡,将攻刘武周,解晋阳围时,我军再挥师疾进,攻打龙门!然后分兵略临汾等郡?”左顾右盼,给自己的此策做了个总结,说道,“小奴此策,嘿嘿,唤作‘驱狼吞虎,渔翁得利’。”
李善道啧啧称奇,不禁地对高延霸刮目相看,笑问屈突通、窦建德等:“延霸此策何如?”
屈突通捋须沉思,缓缓说道:“高柱国此策,可称精妙。若能精准把握时机,我军的确可从中取利。只是,宜防唐援另有奇谋,须得严密监视其动向。”
不看僧面看佛面,窦建德也例行地称赞了下高延霸,随之说道:“不过以臣愚见,在唐军渡河前,龙门,我军固是可先不攻,然亦无须按兵不动。河东郡北部的河北、芮城两县,尚在唐军控制之下,我军不妨可先将此两县夺占,从而打通与陕、虢的通道。这样,既可稳固河东郡的局面,道路打通,常平仓之粮可源源不断运抵,又能为我军后续行动提供便利。”
“窦公所言,与我意同。芮城、河北两县,我也认为,我军须当尽快将之攻拔。把这两个县打下来,不仅有窦公说的这两个好处,还有一个好处,便是能使唐援、刘武周不致生疑。”李善道看着沙盘上的芮城、河北两县所处,赞同窦建德的建议,颔首说道。
数万汉军,如果在打下蒲坂以后,全军按兵不动的话,不免就太过反常,肯定会引起唐援、刘武周的怀疑,也许会因此产生不必要的战场形势的变化,是故而“一静不如一动”。
说着,李善道将目光转到了龙门县的东边一处,摸着短髭,话语顿下,面露思索之色。
屈突通、窦建德等随着他的目光,看向他落目的地方。
是龙门县城东侧,约百余里外,绛郡郡内的一个地方。此地位於绛郡郡治正平的南边,在汾水的南岸,正处於汾水由南北走向转为东西走向的转折地带。沙盘上标注着此地名字:柏壁。
柏壁不是县,是个军事堡垒性质的小城,始建於北魏明帝元年,本名柏壁镇。此城占地不小,周回八里,城墙坚厚高大,基宽两丈余,高两丈五尺,且位处台地之上,三面环水,居高俯瞰,实为要津之所。根据黄君汉等的军报,此城中现有两千唐兵驻守,还没有攻下。
屈突通说道:“柏壁?”
“龙门周边,此地最为要害。唐援若如我等所料,仅以偏师渡龙门,则且罢了;若不如我等所料,竟以主力渡龙门,则柏壁此城,我军就必须先将之攻取!不然,一旦被唐军入驻,此城粮秣充足,地势险要,就势必将会成为唐军在河东、绛郡、文城郡一带的支点,进而威胁我军侧翼,牵制我军,影响整体战局,使我军不敢贸然北进,不利於我军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