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六章 裴矩良策千帛赐

第六章 裴矩良策千帛赐

    第六章 裴矩良策千帛赐 (第2/3页)

而他崇信佛教,肇隋以后,他复兴寺院,广度僧尼,推行“按人口出钱造寺”政策,诏令“每州立舍利塔”,亦即每个郡至少都要建一个舍利塔,佛教再次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也就由此而再次地大大兴盛了起来。

    时至於今,隋之南北寺庙,合计已达三千九百余所,登记在册、给以度牒的正规僧尼,便数十万,占整个帝国人口的差不多百分之一,其它民间的信男信女,更是难以计数。

    而高昙晟作乱的涿郡、上谷一带,在北齐时,便已是佛教盛行之地,是边塞的佛教中心。

    由是而言,高昙晟尽管是个和尚,聚众作乱后,建的国号为“佛”,娶了个尼姑静宣为皇后,——且则根据涿郡、上谷等地最近的奏报,他因作乱的时间不长,是刚作乱,也还没有祸及太多地方,只从表面来看,似乎有些荒唐,但正如于志宁所陈,实际上却的确是不容忽视。

    屈突通出列,就高昙晟作乱此事,附和于志宁,说道:“大王,于公所言甚是。高昙晟其乱虽才初起,然妖言惑世,又勾结突厥,若不及时平息,恐成北疆大患。”

    李善道点点头,看向裴矩等,笑道:“裴公,就此两事,你是何见?怎不言语?”

    裴矩慌忙出班,躬身应道:“大王,于公与屈突公所言,正是臣之欲言。汲县、黎阳等冀南诸地,饱受宇文化及贼兵之灾,百姓流离,若再添冀北之高昙晟之乱,南北不宁,臣忧恐动摇国本。臣愚见,汲县、黎阳,宜当尽早抚慰;高昙晟这妖僧,宜当尽快进剿!”

    “高昙晟派了人,勾结突厥,裴公,就此事,你是何见?”

    裴矩沉吟了稍顷,说道:“大王,臣以为,高昙晟勾结突厥此举,其实暂时或不足为大患。”

    “哦?此话怎讲?”

    裴矩说道:“突厥近虽似强,然其内部矛盾重重。臣闻,突厥可汗始毕年老患病,其弟俟利弗、咄苾与其子什钵苾等争权暗斗。而高昙晟,一边塞之妖僧耳,既众不过数千,又据地无非一县,其势难成气候,因即便他遣人往谒突厥,料始毕等也不会重视他,甚至可能连见面都难求。故是,臣以为,要说与突厥勾结之患,实在刘武周、李渊,而高昙晟者,不足提也。”

    顿了一顿,他小心地偷觑了下李善道,见李善道微皱眉头,全神贯注,在认真地听他分析,便借着提到突厥的这个话题,将他这两天想到的一个关於突厥的策略,顺势提出,说道,“大王,言及勾结突厥之患,实在刘武周、李渊,臣有一策,或可……”

    “裴公,你别着急说。始毕,我知道,是突厥的可汗。你刚才又说的甚么俟利弗、咄苾与什……,什什么来着?这几个人,又都是何人?”李善道打断了他,问道。

    裴矩就将要提的策略,暂放下来,转答李善道此问,说道:“敢禀大王,什钵苾。大王,突厥的继承之制,初亦如我中国,父死子继,至其第三任可汗木杆可汗时,随着势力扩张,疆域渐广,开始册立兄弟为小可汗,分掌地方,从而形成了大、小可汗并列之格局。此后,其大可汗之位,就渐转向兄终弟及。木杆可汗薨后,便是由其弟继位,为佗钵可汗。俟利弗、咄苾利乃始毕之弟,什钵苾为其子,论突厥之制,皆有继承大可汗位之权。当始毕可汗壮年之际,尚能压制诸弟、诸子,今其年老体衰,其之诸弟、诸子间的争权却因就渐烈。故臣适才斗胆言,便是高昙晟遣人往谒突厥,突厥大概也压根不会在意他,乃至连面可能都见不上。”

    “原来如此!”李善道赞叹说道,“裴公,果然不愧你曾出使突厥,对其内部情况,你竟是这等了如指掌。本朝得公,实乃幸事!……公方才欲提何策?公请言之。”

    突厥人的名字是音译,就这些人的名字,对突厥不了解的人,记可能都要记半天。裴矩随口道来,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