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智能电动车的浪潮以及混乱 (第2/3页)
是走中低端为主。
这个品牌定位不是那么容易改的,冲击高端也是难上加难……消费者们一看你这牌子,就觉得你是中低端的货色,具备良好消费能力的消费者,看都不看威酷电子的产品一眼。
但是……这个时候威酷电子跑出来说我要搞智能电动车,而且对外透露的是要打造普通人也能消费得起的智能电动车。
再集合威酷电子那强悍的供应链整合能力,成本控制能力,性价比等因素……很多人就开始流口水了。
如果说四千块的小蓝手机,谁买谁傻。
但是如果是十来万,二十万左右的小蓝智能电动车,再把性价比做好一些,外观设计好一些,很多人是忍不住动心的,同时也引起了大量传统汽车厂商警惕!
不管怎么样,小蓝也是个世界知名品牌啊,哪怕之前做的是中低端的智能终端产品,但也是世界顶级的品牌厂商啊。
这种厂商搞出来的东西,可比一大票所谓的造车新势力靠谱多了。
威酷电子集团不管怎么说,人家都是国内第三大市值的上市企业,徐申学旗下的核心企业之一,至少你不用担心它破产跑路以及各种售后,质量等基本上的问题。
大企业,怎么也比那些小作坊靠谱啊!
再者,威酷电子这种玩智能终端,也算是高科技领域的企业搞电动车,那么其设计理念,经营理念其实和传统的汽车厂商是有巨大区别的,威酷电子在新闻发布会,也放出来了一些设计概念图,外形科幻又时尚。
这就更吸引了人们的好奇以及同行的警惕乃至担忧了。
数天后,威酷电子集团的CEO白启文,接受了一家媒体的专访,谈及了诸多事情,同时也回答了国内诸多普通消费者,甚至很多投资者们,汽车同行们极为关心的事:智能电动车业务。
“最近几天,很多朋友们都在关注我们的智能电动车计划,尤其是售价问题,对此,我想说的是,请大家放心,我们威酷电子一直以来的宗旨就是,产品要让大部分人买得起,用得起,而智能电动车也不会是例外!”
“什么时候推出?这个还需要时间,虽然是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但是一款智能电动车的设计研发是需要时间的,从子系统设计研发,再到整车设计,测试等,需要一步一步的来,并且要在每一步都做到最好。”
“因为我们不仅仅希望造出来大家能够买得起的车,更要造开起来安全的车!”
“此外,我可以提前透露的是,我们的新车的动力电池系统,将会采用最先进,最安全的半固态电池,不仅仅续航大幅度提升,更重要的是将会比现有的锂电池更加安全!”
白启文接受专访的时候,透露出来为数不多的信息,也是迅速引起来了人们的关注。
一片传统汽车高度关注,并用忧心忡忡的目光看着威酷电子的动作!
——————
无独有偶,当威酷电子这边搞汽车,白启文接受专访透露信息的时候。
国内的其他大企业也一个个也开始搞智能电动车了。
几家互联网企业,想要搞电控系统,研发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然后找传统汽车厂商合作搞汽车……毕竟搞软件部分是他们比较擅长的,而硬件部分的话说实话就不太行了,跨行太严重了。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在说,现在的智能电动车,就是给智能手机安装上轮子,但问题是智能手机也不好搞啊!
因此这些互联网企业搞的是智能辅助驾驶部分,不涉及整车制造。
反倒是大米那边,直接宣布要玩整车制造,要推出大米品牌的智能电动车。
都是玩中低端智能终端的,都是靠着抱智云这个大腿混的设计组装类企业……没道理威酷电子可以搞,他们大米就不行啊?
所以他们反应迅速启动的智能电动车计划,号称要打造国民价格,同时又性能顶级的纯电轿车!
当然,说是这么说,但是他们实际上非常谨慎的……并没有和一些所谓的新势力车企一样,大手笔直接开始砸钱。
因为这年头的智能电动车行业投资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新势力造车厂商,砸钱一个比一个凶猛,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它们比海蓝汽车,智云集团还有钱呢。
而过高的成本,对于大米那边也是无法接受的,毕竟品牌价值就在这里摆着,它们也不可能搞太贵的车,卖不出去的……
它们之所以下决心跟进,主要还是看了威酷电子那边也搞,而且似乎投入也不是很大的样子……如果不是有威酷电子在前头趟路,它们是不会现在就尝试搞什么智能电动车的。
问题是,威酷电子真搞了啊!
然后问题就来了,威酷电子可以搞,为什么我们大米不行呢?
至于成本高,我们慢慢来,摸着威酷电子过河嘛,看看是不是真的要花大几百个亿甚至上千亿搞智能电动车。
也不能怪大米的管理层小心谨慎……主要是最近几年,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厂商们表现的太吓人,而且到处宣扬各种高成本。
动不动就是几百亿投资的,就这,也没搞出来什么堪用的车型,一个比一个亏的厉害。
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智能电动车,除了海蓝汽车这个当之无愧的霸主外,就剩下比亚迪、北汽这两家卖得比较好了,而剩下的卖的比较不错的车型,也是传统汽车厂商转型而来的国产自主品牌电动车。
这是一个目前新能源车领域里比较矛盾的一点……甚至让大米的管理层都非常疑惑的一点。
咋一看,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似乎很高,但是人家威酷电子那边似乎也没真花多少钱啊。
最大笔的开支就是收购了一家小车企,但是也才花了十多个亿,就算是后头还有改装、升级工厂的开支,打通供应链,整个生产链条上的投资,估计撑死了百来亿。
再加上什么研发,广告营销以及门店铺设费用这些,估计也得一百多亿。
设计研发营销领域以及生产领域加起来,估计有个三四百亿也就差不多了。
而威酷电子集团的财报公布的拟投资数目,也是三百亿。
一边是威酷电子说三百亿就够用了,一边是说其他造车新势力说哪怕是有三五百亿还不够用!
这就相互矛盾了啊!
造智能电动车到底要多少钱?
大米那边是跨行玩,心中也没底,因此他们是非常谨慎啊!
让他们谨慎的另外一个造车资质问题。
这个制造以及销售乘用车的资质,也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不是所有车企都是海蓝汽车,可以获得特批的制造以及销售汽车牌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