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 第四百五十三章 智云供应链:保你不亏

第四百五十三章 智云供应链:保你不亏

    第四百五十三章 智云供应链:保你不亏 (第3/3页)

业务的销量重任。

    而急速增加的订单,也让智云集团的智能机器人的产能遭到了巨大的挑!

    威酷实业以及比亚迪里生产智能机器人的代工厂,现在可以说是7*24小时不间断开工,工人们直接三班倒上班,把现有生产线的产能利用到了极致。

    同时新建设的工厂也在加快了建设速度,力争尽快完工并投入生产。

    智云集团想要争取在明年达到一百五十万台智能机器人的产能,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智云集团里的智能机器人,其制造难度可比海蓝汽车里的智能电动车高多了。

    不仅仅是成品的组装复杂,技术难度高,最关键的还是各种零部件的技术难度非常高,供应链厂商的零配件生产数量也有限。

    其中典型的ZY34以及35这两种芯片,还有EYQ4芯片,这两种芯片可都是采用十纳米工艺的芯片呢。

    并且都是使用先进3D封装工艺进行生产。

    这意味着,生产这三种芯片,需要和现在的S系列芯片抢用十纳米工艺产能,需要和AI6000显卡以及APO4600显卡抢用3D封装工艺的产能。

    而这两种产能都是非常稀缺的。

    此外还有机器人的手部以及足部里的密集传感器阵列,这东西也是技术含量非常高,当下世界一流水平的半导体传感器,生产制造需要非常优秀的工艺技术,需要智云微电子旗下的专业先进半导体感应器工厂进行生产,而这种顶级的半导体传感器制造工艺,产能也是为非常有限的。

    除了这几个比较核心的东西,其他的很多零配件也都是技术含量顶级的产品,并且还都是属于定制类的零配件,供应链厂商那边连现成品的都没有,需要新型组建生产线进行生产。

    说实话,如果不是智云集团的订单,这些供应链厂商们都不敢投入巨资建设这些顶级生产线的。

    这种顶级生产线里的各种设备甚至技术人员都很贵的好吧!

    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只有智云集团的智能机器人业务一家需要,如果机器人卖的不够好的话,他们得血本无归!

    也就是智云集团面子大,供应链厂商们对智云集团有一种盲目的信任,这才会在前期里投入巨资,专门给智能机器人搞配套研发、生产线建设。

    然而即便如此,现在的大多供应链厂商,在智能机器人零配件业务里目前依旧还处于亏损状态……智云集团那边为了推广智能机器人,持续的降低机器人的制造成本以及售价。

    这些缩减成本的压力,一部分是智云集团承担的,尤其是一些核心产品,比如算力芯片。

    但是大量的供应链企业也承担了巨大的缩减成本的压力……智云集团的高级副总裁顾之明,三天两头挥舞着皮鞭,对着一群供应链企业不断的抽打,迫使他们想方设法,通过技术的进步来大幅度降低成本。

    至于靠着压榨工人来降低成本,这没有太大意义……因为这些零部件成本里,人力成本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大头还是在于技术成本。

    智云集团要求供应链企业,间隔一段时间就缩减一定比例的成本也就算了

    问题是对零配件的质量要求依旧是非常的苛刻,丝毫不会进行变通。

    供应链厂商为了给智能机器人进行配套,前期的研发以及现在的生产成本都非常的高昂。

    如果就靠着现在的那几十万套零配件的销量,他们是无法收回如此庞大的投资成本的……得指望后续更多的订单才行。

    不少供应链厂商的零配件报价,都是基于智云机器人能够在未来,达到年产量两百万甚至三百万台的规模来进行报价的……这样才能够摊薄现平均成本,不这么做的话,一个个零配件的价格都得贵上天去!

    就和当初的原型机一样,初步预计的硬件成本就超过了八十万,加上其他制造过程里的成本,妥妥的上百万……根本没没法商用化,太贵了,销量会非常有限的,一年估计撑死了也就卖几万台而已。

    不是机器人好不好,而是太贵,买得起的人少!

    因此智云集团为了推广智能机器人,就拉着一大票供应商进行谈判,劝他们先把零配件的价格降低下来,让我先把机器人的成本拉下来,然后投向市场,并引爆市场。

    至于赚钱,等未来市场爆发后再来赚钱!

    这话也就智云集团能说,但凡换个企业和这些供应链厂商这么说,人家早就让他们滚蛋了。

    但是智云集团……是例外!

    所以这些供应链厂商们心一横,就答应了智云集团的条件,先亏损一段时间,把市场做起来再赚钱。

    所以有时候,当智云集团的供应链企业也很不容易的,不仅仅要技术好,还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耐得住寂寞的心,这样才能够跟着智云集团一起开拓全新的市场,在未来赚大钱。

    而当智云集团的供应链不容易,还体现在采购价格以及技术研发上。

    智云集团的采购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开始的订单,给的单价往往会很不错,但是第一批订单后,后面的订单间隔一段时间就会降低一部分。

    以此迫使供应链企业积极降低成本,同时开发新一代的技术。

    而这些都是成本!

    如此庞大的投入之下,也搞得一群智能机器人业务里的供应链厂商们现在压力很大……这么多钱砸下去了,要是智云集团的机器人业务扑街了,很多供应链厂商都得破产!

    以至于有人都认为,现在智云集团是拉着上百家供应链厂商,以及背后数百家甚至数千家间接供应商企业一起进行一场巨大的赌博:赌智能机器人市场的未来!

    而智云集团能赢吗?

    暂时没人能知道!

    因为智云集团里的智能机器人再好,这价格也摆在那里,再怎么都不可能便宜到那里去的。

    再者,智能机器人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使用场景目前还是比较有限的,主要依旧是作为居家智能机器人使用,面向的还是高净值群体,而这些人数量少啊!

    所以智能机器人未来能够有多少销量,很多人心里头是要打个疑问的!

    海蓝SLC好把,各种能弄上去的配置基本都给弄上去了,而且全系标配L4自动驾驶,大容量的半固态电池加增程发动机技术,还有其他各种顶级的零配件,并且还提供防弹版本……

    但是销量呢,一年下来也就一万辆左右的订单而已!

    不是它不够好,而是它太贵,买得起的人太少!

    在智能机器人市场里也是差不多的,成本贵,售价贵,注定就没有销量……而没有销量,反过来又推高平均每一台机器人的成本,进而造成恶性循环。

    所以智云集团采用了另外一种方法,先亏本降价,把售价拉下来扩大销量,等销量上来了,各方面的成本自然也就大幅度降低了。

    到时候汇总数据一算,前期亏损的都能赚回来,并且还会有不错的利润呢。

    这是率先打破了恶性循环!

    而能够让一大票供应处,跟着干这种事的,也就只有智云集团了!

    谁让它牛逼啊!

    再者,智云集团也不差他们这点钱,对外采购的订单更是天量!

    智云机器人零配件业务哪怕亏损了,智云集团也能够用其他智能终端业务的零配件采购订单,把这部分损失给填补回去!

    说白了,智云集团有充足的能力给供应链厂商们兜底呢!

    顾之明几乎就是明着对那些供应链厂商说:“你们就放心大胆的搞,给老子把钱砸起来,把人才招起来!”

    “这机器人项目啊,搞成了就是大赚,半死不活就是小赚!”

    “哪怕最后彻底失败了,我也能从其他方面给你们找补回来。”

    “我们智云别的不多,就是订单多!”

    “总之放心大胆的搞,我智云保你不亏!”

    顾之明一顿忽悠,顺带也一番威胁利诱之下,一大票供应链厂商的老板们,就砸锅卖铁就跟着智云集团搞智能机器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