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 第四百六十二章 丰田的危机感

第四百六十二章 丰田的危机感

    第四百六十二章 丰田的危机感 (第2/3页)

的产能!”

    “这将会为智云集团的带来至少六百亿美元以上的营收,启动智云集团的总营收进一步增长,甚至今年有望突破五千亿美元!”

    “而这仅仅是智能机器人市场爆发的第二年而已!”

    “很多专家预测,明年的智能机器人市场有望突破千亿美元!”

    “机器人市场是一个未来能够达到五千亿美元,甚至上万亿美元的超级市场,我们必须做些什么!”

    “谷狗,脸书,水果,微软……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也引起了不少海外人的震惊……之前知道智云机器人很厉害,但是总感觉距离自己还挺遥远的,甚至很多人认为这不过是富人的新玩具,甚至是喧哗取众的东西而已。

    智能机器人,听着就不靠谱,现在的人类技术怎么可能发展到这种程度啊……

    但是现实就是如此!

    如今他们看到了,然后就大为震惊!

    甚至有人觉得,应该给智云机器人加关税,不能让它继续这么卖下去了。

    不过,了解徐申学的人都知道这是不靠谱的。

    徐申学面对关税威胁从不妥协,而且从不承担额外的关税成本!

    最重要的是,智云集团会反击的……你敢对他玩下三滥的手段,他就敢给你反制。

    印度那边就是典型例子,他们大幅度提高了手机关税,试图迫使各大手机厂商跑过去建厂,徐申学反手就禁止了所有智能终端供应链转移到印度去!

    不仅仅禁止供应链厂商跑过去,也禁止更上游的设备厂商跑过去!

    谁敢跑过去,老子就揍谁……

    印度的手机制造业野心,刚生出来就被徐申学给掐死了!

    然后徐申学继续顶着高关税继续卖手机……反正智云集团赚的都是离岸销售价,渠道商在印度缴纳多少关税,卖多少钱和智云集团没啥关系。

    甚至徐申学还额外给印度上了一道很恶心的限制,那就是限量销售高端APO显卡……不是不卖,而是以产能受限为理由,每年只给了印度市场五万片APO4500的配额,然后更高端的APO4600还不卖!

    然后印度厂商想要搞人工智能,想要购买APO4500显卡就需要内部竞价……价高者得。

    现在,徐申学还在和印度那边的几个财团持续谈判,就智能终端以及APO显卡配额进行谈判呢,对此徐申学的态度很强硬,APO显卡的配额可以谈,但是智能终端制造业你们就别指望了。

    至于手机关税降低与否,随便你们……反正你们到最后都得进口手机,高关税也是你们自己的消费者承担,和我没啥关系。

    徐申学在应对非常规竞争的态度都是非常强硬的……而他有强硬的资本!

    当然,大部分国家其实不会对智云集团有这些针对性措施……毕竟他们也没什么智能终端制造业,也不涉及什么核心零配件供应,反正都是需要进口使用,自然是怎么便宜怎么来。

    在智能机器人领域也是如此,这东西的产业链和他们没啥关系,想要竞争,扶持内部企业都是不可能的事。

    哪怕是欧盟那边也没这心思……顶多就是尝试着想要让徐申学去他们那里开个工厂,拉一拉就业,分享一些好处。

    但是徐申学对此也不愿意……智能机器人和智能电动车不一样,智能机器人产业链是智云集团独家的,根本没有竞争对手。

    全球独此一家,你爱买不买!

    而智能电动车就不一样了,华夏的智能电动车供应链虽然齐全并且超一流,但是海外也有相应的智能电动车供应链。

    动力电池、电机以及其他零部件海外厂商其实都有!

    甚至很多电动车里的零配件,尤其是底盘部分的哪怕是海蓝汽车,也是采用了大量传统汽车零配件巨头的产品。

    这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供应链。

    海外汽车厂商所欠缺的只是智能化部分以及先进电池管理技术部分,但是没有高级别的辅助驾驶的电动车也可以用的啊,续航少一些就少一些啊。

    不是所有电动车都是海蓝汽车,充满了黑科技可以玩L3甚至L4级别的辅助驾驶的,纯电续航已经搞到六百多公里的。

    大部分企业生产的电动车,包括国内车企搞的电动车,其实都是只有L2级别的电动车,续航也一般般。

    欧洲的车企,美国的车企甚至日韩的车企也能够搞出来L2级别的电动车,嗯,算力芯片要找智云集团采购……

    但是算力芯片不找智云集团采购也行,高通那边近期也推出了车规级的算力芯片,虽然很不好用,但是总归是有了代替品。

    因此在EYEQ芯片以及PX芯片领域,智云集团是敞开了销售,哪怕是竞争对手采购也照卖不误……不给高通以及AMD等半导体企业的通用算力芯片生存的空间。

    纵观智能电动车的全球供应链,如果徐申学死咬着不松口,欧洲或美国,日韩等车企其实也能够自己搞电动车……人家特斯拉除了算力芯片外,其他的可没用多少华夏的供应链。

    当然,能做出来和做得好,是两回事……但无非就是当地消费者要花更多钱购买,车辆的技术没那么好而已。

    然而只要他们有市场,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后续也能慢慢发展起来。

    所以在智能电动车领域里,徐申学的态度是比较开放的,只要对方别想着要海蓝汽车转移核心技术,把核心零部件制造,比如动力电池,电机这些搬过去,只是弄个空壳子的组装工厂的话,其实都是可以谈的。

    当然,一些潜在的竞争挑战对手例外,比如印度,这地方的人拥有了和他们的实力不匹配的野心。

    套路都是明摆着的:利用市场潜力吸引海外投资者带着资金和技术过去,等产业链培育成熟后,再通过行政手段把海外企业赶出去,自己独吞整个产业链以及市场,并且反过来和海外厂商竞争竞争。

    本来吧,市场换技术是很常见的手段,全球化时代里大家也都是默认的,很多国家都这么搞,也没见谁会惹来这么大的企业反感。

    关键的是,他们的吃相太难看了,技术拿走了,市场也要拿回去,并且利润也要拿回去……这样一来,过去投资的企业一个个都得血亏离场,不赚钱不说还培养了一个竞争对手。

    怎么看都是血亏!

    过去很多年来,无数跨国巨头吃了无数亏,都被搞怕了……当然,依旧会有不死心的企业会跑过去尝试,但是这并不包括徐申学。

    任凭他们多次邀请海蓝汽车去建厂,徐申学都不为所动。

    海蓝汽车先后启动了多个海外工厂项目的原因,先是泰国工厂,然后是巴西工厂,再过来则是西班牙工厂以及墨西哥工厂。

    去年陆续又启动了匈牙利工厂、印尼工厂计划。

    但是从来没有任何印度工厂的计划!

    整体上,这些海外工厂是用来布局东盟市场以及欧盟市场,还有南美以及中北美市场的。

    徐申学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策略很简单:倾销为主!

    能整车出口就整车出口,没办法整车出口就搞组装车出口……总之就是把当地的智能电动车产业给扼杀在萌芽状态。

    后续通过持续的技术进步,来进一步建立技术以及专利壁垒,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优势,如此持续十几二十年后大局已定,任凭对方怎么折腾都无法掀起风浪了。

    有点类似过去燃油车时代里,海外汽车巨头厂商采用的策略,只不过还要更加保守一些,徐申学可不会允许核心技术的转移……他是去打击竞争对手的,可不是为了培养竞争对手的。

    ——————

    四月下旬,海蓝汽车的CEO包永言乘坐专机抵达曼谷,包永言的到来受到了泰国当地的高规格欢迎。

    因为他是来主持海蓝汽车泰国工厂的首辆汽车下线仪式的!

    泰国当地对海蓝汽车的泰国工厂是非常重视的,这是他们发展自身汽车工业,哪怕只是部分汽车工业的重要野望!

    现在的智能电动车时代已经到来,泰国以及很多国家其实都看到了这个趋势,并且想要从中分一杯羹。

    而作为有一定工业基础,也有一定汽车配套工业的泰国对此非常热衷,他们希望利用自己的一些优势,再引入海蓝汽车这种汽车巨头,最终打造泰国制造的汽车畅销整个东盟市场。

    他们的目标可不仅仅是放在泰国本身的市场,还放在了整个东盟市场。

    如果能够依靠海蓝汽车,打开整个东盟地区的电动车市场,哪怕泰国方面只能获得一部分不重要的汽车零配件产业以及组装产业,但是依旧能够让他们吃撑了。

    为此,他们是付出了相当大的诚意的,先是放开海蓝汽车的整车低关税进口,然后给予各种建厂的补贴,也投资补贴建设充电站等基础设施。

    并且承诺了泰国工厂组装的海蓝汽车上市销售后,会给予力度庞大的补贴。

    这样的泰国方面和海蓝汽车可以说是一拍即合,在前年的时候就敲定了投资建厂计划。

    而经过了一年多的建设后,泰国工厂终于顺利完工。

    这一次包永言亲自过来,就是要主持泰国工厂的首辆海蓝汽车的下线仪式!

    不仅仅是主持下线仪式,还会主持一场专门针对泰国以及东盟市场的专供车型的发布仪式。

    一款基于海蓝SLMC,针对热带地区以及东盟地区的主流消费群体进行了一定改进的东盟地区专供车型:海蓝SLMC-L1。

    四月二十三日,包永言主持了首辆海蓝SLMC-L1的下线仪式。

    四月二十四日,也就是第二天,包永言在曼谷主持海蓝SLMC-L1的发布仪式,正式宣布由泰国产的海蓝SLMC-L1在泰国正式上市销售!

    该车上市后,因为诸多的改进更符合了热带地区的使用,一些小细节乃至内饰上也更符合泰国当地消费者的审美观和需求。

    并且这车在进行宣传的时候,是宣传为泰国制造,东盟制造中心口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