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朱橘返京!太子妃大出血,有小产的风险?! (第2/3页)
挺过来了。”
    徐达:“……”
    他反复看了几眼朱橘,确认对方并非是开玩笑,忍不住咂舌。
    “你……你小子是个狠人啊!”
    “奔着把人打死的心去的吧?”
    朱橘点了点头。
    “像蓝玉这样的人,就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一开始就把他压服,那么将来必成祸患。”
    “所以,我宁可冒着把他打死的风险,也要下重手严惩!现在看来,我的运气还不错,等他恢复过来以后,应该还是可以继续带兵打仗的……当然了,留下一些病根后遗症那也是难免的,也算是给他留一点印记,好时刻铭记。”
    一番话语,听得徐达心里都略有几分发寒。
    此刻,他在朱橘的身上,分明看到了朱元璋才有的那股子冷酷与霸道!
    “……不得不说,你真像你爹。”
    徐达沉默了一会儿,方才感叹道,
    “你要是嫡长子,一定会比太子更受陛下的青睐。”
    朱标和朱橘都是同一对父母生的。
    结果一个像爹,一个像娘。
    像爹的,自然会更受爹的青睐,正如朱元璋时常与人说,太子较为仁弱,不够狠辣。
    其实在旁人看来,朱标已经是能力出众,做事果决了,并非是优柔寡断之人,但在朱元璋看来,就还是不够。
    或许,他想要的,就是朱橘这样的吧。
    “我这样有啥好的。”
    朱橘耸了耸肩,道,
    “我的目标是长生久视,副业是探索星辰大海!”
    “而大明的第二代皇帝,就应该是大哥那样老持沉重,稳稳当当的人!”
    作为大哥的铁杆支持者,朱橘根本就没有一丝一毫取而代之当储君的想法。
    当然了,要是他的好大儿朱允炆冒出来了,那自己不介意把他给按死。
    “也是。”
    徐达自知多言,便也不再接着往下说,只是拍了拍朱橘的肩膀道,
    “回去了以后,替我和妙云问声好。”
    “我也惦记你婆娘了,女娃娃生产,那就是在鬼门关前走一遭啊……”
    朱橘:“???”
    好好好。
    我想念你闺女,你惦记我婆娘是吧?
    ……
    一晃又是数日过去。
    应天府,紫禁城,坤宁宫内。
    徐妙云轻抚着肚子,虽然她不是很显怀,但如今月份大了,肚子还是明显的鼓了起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时习之……哎呀,宝宝别动,宝宝别动嘛!奶奶给你换一个念,好不好?”
    马秀英捧着一本《论语》,在徐妙云的身旁做着胎教。
    然而,还在娘胎里的朱长生却并不买账,反而是不安分的踢腾了起来,搞得马秀英急忙换书。
    “这小子,不爱听儒学经典。”
    徐妙云笑道,
    “娘你就不要白费力气了,他大概不是一个读书的料子。”
    马秀英闻言,不禁扶了扶额头,有些无奈。
    “这下好了,打娘胎里就不爱读书,将来准又是个混世小霸王!”
    她道,
    “不爱听书,那我这胎教还怎么做下去?”
    徐妙云转了转眼珠。
    “他既不爱读书,自然不是随我的性子,应该是随了夫君的性子。”
    “不如,给他读一些道教经典?如《道德经》、《北斗经》?我看夫君每天都要诵持北斗的,或许这小家伙也感兴趣?”
    马秀英:“???”
    “这……这是大道士要生个小道士出来啊!”
    她有些哭笑不得的道,
    “好吧好吧,那我试试看,我去他那房间里找找,应该有……”
    说着,马秀英便起身而去。
    “长生,长生……”
    徐妙云轻轻呢喃着道,
    “你想你爹吗?娘很想他呢……”
    “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回来,若是你生下来第一眼就能看到他,就好了……”
    正自言自语的念叨着,马秀英已然是去而复返。
    “来了来了,找到一本《北斗经》!”
    她捧着经书笑道,
    “且试试看,这肚子里的是不是一个小道童!”
    “开始了哈——尓时,太上老君以永寿元年正月七日,在太清境上太极宫中,观见众生……”
    徐妙云眨了眨眼眼睛。
    “娘……我忽然觉得,他好像有点开心。”
    “你要不再试着多念一点?”
    马秀英一愣。
    “不会吧?还真是个小道童啊!”
    她翻阅着经书,念道,
    “于是老君升玉局座,授予天师北斗本命经诀,广宣要法,普济众生。”
    “是时,老君告天师曰:人生难得,中土难生,假使得生,正法难遇……”
    一顿念叨下来,倒也是朗朗上口。
    这道教经典,乃是天尊用于教化世人的,自然是比论语之类的儒学经典读着容易,也很容易听懂。
    徐妙云轻轻托着下巴,亦是专注的听着。
    肚子里的‘小道童’也是安静了下来,不再扑腾闹腾。
    半晌后。
    “……老君曰,善哉善哉,天师可宣扬正教,福利无边,普及众生,永沾胜善。天师稽首礼谢。信受奉行。”
    马秀英读完经典,啪嗒一声将书合上,道,
    “完毕!”
    “呼——读着还真有点热乎!我都快出汗了,这小子怎么样?”
    徐妙云微微一笑。
    “安静的很,似乎很是受用呢。”
    她道,
    “看来他很喜欢听这个,明天我给他念《道德经》吧,反正道教经典那么多,一部一部念过去,不等念完,他也就生了。”
    马秀英再度扶了扶额头。
    “哎哟,真来个道童……也罢也罢,道童就道童吧,咱们老朱家容得下。”
    她有些无奈的笑道,
    “只要肯像他爹一样孝顺,愿意传宗接代就可以了。”
    “我的心愿不大,能抱上曾孙,我就心满意足了。”
    徐妙云闻言,不禁哑然失笑。
    这孙子都还没落地呢,娘就开始操心曾孙的事儿了!
    两人正聊着,却听一道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皇后娘娘,不好了,不好了!”
    来人火急火燎,神色无比的焦急。
    可他的话语,却是让马秀英听得有些不悦。
    “什么不好了!不是说过了吗!宫里不允许说不吉利的话!”
    她呵斥道,
    “有什么事情能让你这样大惊小怪的!这天又没塌下来!”
    噗通!
    那内侍猛地跪倒在地,有些上气不接下气的道:
    “皇后娘娘恕罪!”
    “是太子妃娘娘!太子妃娘娘她……她胎象不稳,今天早上见了大红,似是要小产了!”
    马秀英:“!!!”
    徐妙云:“!!!”
    听到这话,两人的脸色都变了,皆是腾的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怎么回事?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见红?”
    马秀英急促的道,
    “她是吃什么东西吃坏了吗?还是受了风寒?还是怎么了?”
    “太医怎么说?太子在吗?陛下去喊了没有?”
    面对她的夺命连环问,那奴婢舌头都打结了,此刻竟是说不出话来。
    还是徐妙云出言宽慰道:
    “不要着急,慢慢说……到底怎么个事儿?”
    “翠竹,给我和娘准备銮驾。”
    翠竹乖乖点头,应声而去。
    马秀英此刻也是稍稍缓了一下,语气没有刚才那么急了,但心脏还是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心率根本就慢不下来。
    “回……回皇后娘娘,奴婢也不是很清楚。”
    那内侍面色为难的道,
    “奴婢只知道今天一早,太子妃娘娘说肚子痛,原以为是吃什么东西吃坏了,结果出恭的时候,便开始流血。”
    “然后她……就晕倒了,幸亏随身奴婢及时发现,这才喊来了太医,如今太医正在紧急救治之中。”
    “其他几个人已经去通知陛下和太子殿下了,估计这会儿也在往东宫赶……”
    一番话语说完,他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压力太大了!
    “常姐姐这是一个劫啊。”
    徐妙云皱着眉头道,
    “母后,咱们走吧,不管怎么说,先去看一下。”
    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但总归是要亲自到场陪伴的。
    “嗯,对,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