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火种,西行 (第2/3页)
发一升杂粮;不愿的,就地遣散吧。”
李鸿章眉头一皱:“皇上,这.”
“少荃,不要担心咱们在西边没有足够的国人!”曾国藩的声音很轻,语气冰冷,“人多有什么用?大清有四万万人,不还是亡了?我大周有三四千万人,不还是要亡了?少荃,若想在西边开辟一片疆土,关键不是人多,而是人狠!”
李鸿章一震:“人狠?”
夜幕降临,队伍在渭河北岸扎营。曾国藩的马车被特意安置在一处高地上,周围由最精锐的洋枪骑士把守。
李鸿章端着药碗走进马车时,发现曾国藩正就着微弱的油灯批阅文书。他的手指已经瘦得皮包骨,握笔时不住地颤抖,却仍坚持在每一份文书上盖上印信。
“皇上,该喝药了。”
曾国藩放下笔,接过药碗一饮而尽,眉头都没皱一下。
“少荃,坐。”他指了指对面的座位,“我有话对你说。”
李鸿章看了眼自己这个时日无多的老师,叹了口气,恭敬地坐下了。
“朕时日无多了。”曾国藩开门见山地说。
“皇上何出此言?兰州水土养人,您到了那儿.”
曾国藩摆了摆手,打断了他:“我自己的身子,我自己清楚。”他望向窗外,看着营地里星星点点的篝火,“纪泽.守不住这摊子。”
李鸿章没有接话。
“朕死后,会留下遗诏。”曾国藩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传位给你。”
李鸿章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愕:“皇上!这.”
曾国藩苦笑一声:“少荃,你就别推了!”他摇了摇头,“如今的大周已经名存实亡了。不大周从来都没真正存过,它不过就是名教的火种罢了。咱们师徒做的,就是为名教保下这一团火种!少荃,说说吧,你打算怎么挑起这重担?”
夜风穿过马车的缝隙,吹得油灯忽明忽暗。李鸿章沉默良久,终于开口:
“皇上,等到了河中,我打算效法西周。”
“哦?”曾国藩微微抬眼。
“定王畿于费尔干纳群山环绕之福地,封五藩于大河之畔、绿洲之中。”李鸿章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畿内行名教之礼,以存儒家元气;五藩则因地制宜,以安河中万民。”
曾国藩闭上眼睛,似乎在思索。半晌,他缓缓道:“好好一个‘畿内名教,五藩安民’。”
他睁开眼,目光如炬,其言也善:“但你要记住——不要再想什么恢复中土,也不要折腾什么工业产业。河中还不如关中,我们没有那么多本钱去跟太平军拼枪炮。”
李鸿章深深一揖:“学生明白。”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曾国藩喃喃道,仿佛在对自己说,又仿佛在告诫李鸿章。
第二天黎明,号角声响起,队伍继续向西行进。
李鸿章领着数十个“洋枪骑士”,护卫在大周皇帝曾国藩所乘坐的四轮马车之侧,而在那辆四轮马车里,这位病入膏肓的大周天子靠在软垫上,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只是轻声念道:“少荃,名教的道就靠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