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世纪工作报告 (第1/3页)
1899年的大事除了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签署的《巴拿马运河公约》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有关于欧洲和美洲各国所签署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
这份在荷兰海牙签署的条约,发起者是沙皇尼古拉二世。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所强调的事项其实已经很明了了,那就是为了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各种各样的国际争端和矛盾,从而避免多个列强参与的超级大战的发生。
之所以是俄国方面提出来的,主要原因是俄国的内部矛盾已经相当明显,与其他欧洲列强相比较,俄国的弱点明显更多。
一方面,俄国和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争端已经相当激烈,这也是俄国和德国关系下滑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俄国在中亚和远东地区和英国也有较大的冲突。如果战争真打起来的话,法俄同盟能不能赢并不清楚,但俄国人大概率是会输的。
沙皇尼古拉二世所提出的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想法很快得到了欧洲多个国家的支持。
先别管法德这样的超级列强怕不怕超级大战,反正其他的非列强国家是十分惧怕超级大战的。
超级大战会让列强之间决出生死,这些列强在生死边缘徘徊的时候,他们可不会顾虑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了。
只要周边国家能为自己提供资源和工业,就算占领了周边国家又能如何呢?这也代表着在超级大战爆发的时刻,欧洲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绝对安全的。
鉴于欧洲局势的混乱,英国政府方面也很快表达了对俄国政府所提出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想法的支持。
不要误会,这并不是英国打算和俄国和解。主要原因是英国和俄国一样,目前也是四处树敌的处境。
几年前的布尔战争让英国的国际威望和影响力大幅度降低,与俄国在中亚以及远东的冲突,包括和法国以及西班牙之间的历史仇恨,都让英国有些坐立难安。
要是再不想办法平缓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冲突,等到两大军事集团爆发超级大战的时候,英国是万万不可能独善其身的。
到时候一个海军特别强大,并且拥有极其优秀的工业环境的英国,要么成为某一个军事集团的座上宾,要么就会变成两大军事集团的眼中钉,肉中刺。
在俄国发起,英国响应以及诸多中小国家支持的情况下,有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讨论很快在荷兰的海牙召开。
参加这场讨论的国家有很多,囊括了欧美亚四大洲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从这方面也能看出这些国家对有可能爆发的超级大战的在意,这不仅是因为之前有关欧洲有可能引发的超级大战的报道,同样也是因为目前欧洲局势的混乱和焦灼。
欧洲是当之无愧的最发达最繁荣的地区,欧洲的变动也会深切地影响到世界各地。在欧洲国家普遍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的情况下,其他的国家是不希望欧洲爆发太大的战争的。
毕竟这样一场战争的波动,很有可能会让一个无辜的国家遭受惨痛的磨难。
作为欧洲强大的列强国家,西班牙当然在这场会议的邀请范围之内,而且排名位次也不低。
虽然这是一场国际性的会议,但在各国代表排座次的时候,明显还是要按照国家实力来排的。
英国和俄国作为响应者和发起者,这两个国家的外交代表的座次是最靠前的。实力强大的法国和德国在这两个国家的旁边,再旁边是西班牙的外交代表。
从这样的位置分布也能看出一件事,那就是在欧洲列强国家的观点当中,西班牙已经处于英法德俄这样的超级列强水平,是要领先奥匈帝国,意大利一个等级的。
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对这样的位置座次也没有异议。一方面来说,西班牙的海军实力确实强大,这也变相的增加了西班牙的军事实力。
另一方面,西班牙和奥匈帝国以及意大利的关系是比较良好的,他们自然也不可能对这样的位置划分有什么意见,毕竟这样的位置划分也不能带来实际性的利益。
在英俄德法西五大列强之下,是剩下的三个列强,奥匈帝国,意大利和美国。
虽然美国的经济和工业实力是十分强大的,但美国外交代表的位置却排在列强的最末端,从这方面也能看出欧洲国家对于美国的轻视。
在八大列强之下,是来自四大洲数十个不同国家的外交代表。哥伦比亚因为内战的原因,并没有派出外交代表参加这场会议。
但还是有不少的南美洲国家派出了外交代表的,毕竟他们已经通过西语国家经济同盟参与了国际事务,自然也需要在这种时候为西班牙站台。
西班牙之所以将这些西语国家笼络到一起,为的就是在一些国际性会议的时候,让他们替自己壮大声势,让自己的票数变得多一些。
当然,这场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会议就不太需要了。因为在这样的会议上,西班牙并不是主角。
西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