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四百七十一章 :备战

第四百七十一章 :备战

    第四百七十一章 :备战 (第3/3页)

国和其盟国也能获得来自亚洲和非洲的物资补给。

    虽然这么做并不足以完全弥补和法国以及俄国之间的差距,但也确实能让德国在战争中拖更久的时间。

    只要后方补给线还算稳固,德国政府有信心在正面战场击溃法国或者俄国其中一方。

    哪怕耗费一定的时间和代价,只要能够击溃其中一方,剩下的战争也就变得简单了。

    这也是德国拉拢保加利亚的原因,因为保加利亚恰好就在这条补给线上,而且还能帮助奥匈帝国对付补给线上的敌人,比如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对德国来说并不算什么大麻烦,但对奥匈帝国来说,塞尔维亚已经算得上是麻烦了。

    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类似,虽然领土面积和人口都不多,但军队战斗力还是相当强悍的。

    奥匈帝国虽然在领土、工业、经济和人口方面全面领先塞尔维亚,但在军事方面,还真做不到轻松碾压塞尔维亚。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奥匈帝国的主力军队需要帮助德国拖住俄国的军队。

    不可否认的是,奥匈帝国国内那少部分的由奥地利人组成的南德意志军队还是相当强悍的,毕竟奥地利人也是德意志民族的一部分。

    但奥地利人在奥匈帝国内部的数量有限,奥匈帝国这数十万军队当中,只有不到一半属于奥地利人,剩下的都是各民族组成的混合军队。

    那些人口比较少的民族暂且不提,光说人口比较多的民族,就有奥地利人,匈牙利人,波西米亚人,斯洛伐克人和意大利人等等。

    再加上奥匈帝国占领的波黑地区,奥匈帝国内部还存在克罗地亚人,波斯尼亚人等等民族。

    这些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是不一样的,帝国政府又是一个二元制政府,无法在语言方面形成统一。

    这也导致奥匈帝国军队内部的指挥体系是相当混乱的,各民族的军官基本只能指挥各民族的军队,因为其他民族的士兵根本听不懂非本民族的语言。

    德语理论上是帝国内部的通用语言,但因为奥地利帝国政府的权威不足的原因,只有一部分人口学习了德语,剩下的许多人口仍然只会自己民族的语言。

    光是语言沟通的问题,就严重影响了奥匈帝国的军队。虽然大部分在军校系统学习过军事知识的军官是会德语的,但那些士兵可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他们可是不会的。

    现在还好,因为奥匈帝国军队中有接近一半属于奥地利人,剩下的士兵对于德语也有部分接触,稍微听听指挥还是没问题的。

    真正出现语言沟通的问题还要等到战争爆发,奥匈帝国在国内进行了大范围的扩军,那些完全没有接触过德语的少数民族农民进入了军队,他们对于德语一窍不通,这才让军队的沟通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除了语言沟通的问题之外,不同民族之间总得有个亲近与疏远之分。正是这些亲疏的分别,进一步影响了奥匈帝国军队的战斗力。

    德国对于奥匈帝国内部的情况还算清楚,他们对奥匈帝国的期望也只是拖住俄国的一部分军队,并没有将希望寄托到奥匈帝国军队的身上。

    要说奥匈帝国有一部分军队属于精锐军队的话,那意大利军队的大部分士兵,战斗力只能用堪忧来形容。

    没办法,意大利不仅统一的时间比较晚,而且统一之后还没有经历过像样的战争。

    别看统一战争先后面对法国和奥匈帝国两大敌人,实际上这两场战争完全就是跟在德国后面躺赢,意大利军队没有太多的表现。

    表现比较好的意大利军队,还要追溯到加里波第所率领的远征军。这支军队远征了两西西里王国,并且成功为意大利征服了这片土地。

    可随着加里波第的死去,曾经的远征军也都纷纷解散,除了少部分军官进入意大利政府得到重用之外,大部分军官和士兵都变成了普通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