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四百八十五章 :巴尔干风云(求月票!)

第四百八十五章 :巴尔干风云(求月票!)

    第四百八十五章 :巴尔干风云(求月票!) (第2/3页)

帝国不得不将大部分主力军队都放在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塞尔维亚也因此能够喘口气。

    德国和奥匈帝国作战计划的接连失败,让他们不由得催促起了自己的盟友意大利,希望意大利能够尽早履行盟约,加入同盟国共同对法国和俄国作战。

    精明的意大利政府自然不可能同意德国和奥匈帝国的要求。他们只接受向德国和奥匈帝国出售物资,这也是意大利作为盟友的义务。

    至于向法国和俄国宣战,因为德国主动宣战的行为违背了条约,意大利是没有任何义务与法国和俄国作战的。

    此时的意大利政府倒也没想过背弃盟约,意大利政府想的是获得更多的好处,比如巴尔干半岛的领土和非洲殖民地。

    在意大利政府看来,这场时间拖得越久,意大利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也就越高。

    如果意大利现在参战,战争结束后获得阿尔巴尼亚和突尼斯就已经相当不错了。但要是等到奥匈帝国和德国略显颓势的时候参战,意大利能获得的好处就更多,比如达尔马提亚,萨伏伊和尼斯以及阿尔及利亚等等。

    意大利想要的许多土地都在奥匈帝国的控制之中,这也是意大利政府想在奥匈帝国显露颓势的时候再参与战争的原因。

    德国和奥匈帝国自然也明白意大利的想法,他们只能在心中挨骂几句意大利政府的无耻,但对此却又无可奈何。

    毕竟总不能强行逼迫意大利政府加入战争吧?要是真把意大利逼到敌方,对同盟国来说也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虽然意大利的陆军不强,但意大利海军还是有一定的水平的。意大利的地理位置也能威胁到奥地利地区,这对奥匈帝国来说是致命的。

    一旦意大利临阵倒戈,奥匈帝国不得不集中大量的兵力守护在奥地利地区,这也将导致巴尔干地区和东线战场的兵力更加空虚,影响德国对法国的作战计划。

    在德国和奥匈帝国劝说意大利加入战争的同时,法国和俄国也在欧洲大陆为自己寻找着盟友。

    战争爆发之后,法国和俄国就没再拉拢过西班牙了。因为他们也清楚,就算能够争取西班牙加入协约国,英国也会在短时间内加入同盟国来平衡欧洲大陆的局势。

    倒不如让西班牙和英国继续游离于两大军事集团之外,反正他们能够获得来自西班牙的大量物资补给,相当于多了半个盟友,也是划算的。

    法国和俄国想要拉拢的盟友很多,其中就有巴尔干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对同盟国和协约国来说都非常重要,并不只是法俄协约,同盟国也在争取罗马尼亚的支持。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罗马尼亚相当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国内丰富的矿产资源。

    罗马尼亚是有石油的,而且产量还不少。

    现在的内燃机科技已经相当发达,不管是汽车还是其他一系列使用发动机的机械,都是需要石油所制作的汽油或者柴油来作为能源的。

    德国和奥匈帝国拥有大量的汽车以及其他的机械,但他们的国内又没有太多的油田,石油十分依赖对外进口。

    如果能够争取罗马尼亚加入同盟国,德国将完全打通柏林到小亚细亚半岛的补给线,再也不用惧怕消耗战的烦恼。

    同时,罗马尼亚也能分担一部分俄国军队,并且共同加入到对塞尔维亚的围攻当中。

    如此一来,塞尔维亚注定坚持不了多久,奥匈帝国和巴尔干各国也能将更多的军队投入到对俄国的作战当中,让德国抽调更多的军队对法国作战。

    协约国如果能争取罗马尼亚的支持,好处也是很多的。

    首先就是俄国的军队能够直接进入塞尔维亚领土作战,从塞尔维亚能够直达匈牙利大平原,威胁奥匈帝国的腹地。

    另外,罗马尼亚到塞尔维亚的道路一旦打通,俄国军队也能抵达巴尔干腹地,控制整个巴尔干半岛,破坏奥匈帝国南下扩张的计划。

    在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的支持之下,俄国能够很快打败奥匈帝国,将德国围困在德意志地区,然后关门打狗。

    此时的罗马尼亚国王仍然是卡罗尔一世,一位来自德意志地区的国王。

    因为罗马尼亚之前长期依靠德国来对抗俄国入侵的原因,罗马尼亚和德国的关系是比较好的。

    但问题是,罗马尼亚同时又对匈牙利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非常感兴趣,这又是德国不可能支持的。

    相较于罗马尼亚,奥匈帝国才是那个德国最重视的盟友。德国是不可能支持罗马尼亚获得特兰西瓦尼亚的,哪怕罗马尼亚能够发挥不小的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罗马尼亚在同盟国和协约国的选择之间犯了难。

    国王卡罗尔一世表达出了支持德国的态度,但支持大罗马尼亚主义的人又希望罗马尼亚加入协约国。

    加入同盟国确实符合国王的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