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移民潮(求月票!) (第2/3页)
国获得好处。
因为英国是欧洲的一员,对付起来也是比较容易的。英国靠的就是海军,西班牙在无畏舰上已经反超了一回,后续在航空母舰上还有一次拉开差距的机会。
再加上西班牙已经率先研发出了飞机,未来的海军就算不能超过英国,和英国基本上也是处于同一水平的,并不用担心英国带来的威胁。
英国本土的威胁实在有限,英国人靠的也正是大量殖民地带来的财富和物资。
只要西班牙的海军和英国处于同一水平,西班牙就能威胁到英国的殖民地,从而大幅度降低英国本身的威胁。
但美国不同。美国距离西班牙实在太远,一旦让美国发展起来,西班牙想要对付美国并不容易。
而且美国光靠本土就具备极大的潜力,哪怕西班牙整合了葡萄牙和摩洛哥,在本土面积和发展潜力上也是远远比不过美国的。
因此,对于卡洛来说,如果有机会能够按照美国的发展,那肯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去实施。
在那个红色帝国还没有诞生之前,美国就是西班牙最大的威胁。至于英国、德国这些,他们的威胁反而没有那么大。
德国在这次世界大战之后会遭到很多削弱,削弱后的德国对西班牙来说就没有太大的威胁了。就算德国还能够如同历史上那样快速发展起来,他们仇恨的也是法国,与西班牙无关。
西班牙只需要在比利牛斯山脉两侧修建大量的军事堡垒,就能轻松地阻挡德国的入侵。
就算法国在二战中快速投降西班牙也不用担心,毕竟到时候德国会和那个红色帝国死磕起来,西班牙还有看戏的机会。
在战争爆发之后,英国政府和西班牙政府的选择基本上是一致的。两国政府都不愿意过早的干涉到战争当中,都想在战争中获得更多的好处。
西班牙主要合作方是法国和俄国,英国的主要合作方则是德国和奥匈帝国。
西班牙偶尔也会向奥匈帝国出售物资,正如英国也会向法国出售物资那样。
毕竟赚钱嘛,不寒碜。至于同时向同盟国和协约国出售物资的行为会不会扰乱欧洲战场的局势,对于西班牙和英国来说,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西班牙向奥匈帝国出售的军火和物资都是小规模的,为的也正是防止奥匈帝国将这些物资转让给德国,从而变相资敌。
英国向法国出售的物资也基本都是粮食或者医疗物资,很少会向法国出售军火,避免法国得到英国的军火援助之后,反而在火力方面占据了优势。
英国和西班牙也算是很有默契了,两国共同瓜分了同盟国和协约国贸易市场至少70%的份额,剩下的份额则由欧洲其他中小国家瓜分。
这也导致远在美洲的美国根本无法分一杯羹,他们虽然囤积了大量的物资,但因为距离较远的原因,运输起来也需要更长的时间,被同盟国和协约国同时舍弃了。
欧洲战场的局势是相当焦灼的,同盟国和协约国也需要更加快速的物资补充。
英国和西班牙向同盟国和协约国运输物资,基本上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就能够抵达。
但要是从美国本土运输物资的话,最少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送到欧洲,这样的运输时间是欧洲国家绝对不能接受的。
在英国政府得知西班牙政府的想法之后,他们讨论了一段时间,最终接受了西班牙政府的要求。
在英国和西班牙还没有加入同盟国和协约国之前,双方达成一定的贸易合作还是很合理的。
毕竟大家虽然有仇,但并不妨碍英国和西班牙联合起来赚同盟国和协约国的钱。
至于同盟国和协约国会不会亏的问题,那就不是英国和西班牙该考虑的范围了。
除了和英国达成合作之外,西班牙还和意大利达成了合作。
意大利久久没有加入同盟国,证明他们还是有着其他的想法的。
对于意大利,卡洛还是想拉拢的。如果英国最后加入同盟国的话,西班牙就需要对付英国的海军。
虽然单独的英国海军威胁没有那么大,但要是再加上德国近几年建造的海军,英德海军联合舰队的规模还是极其庞大的。
光靠西班牙和法国的舰队,很难在海战上打败这支联合舰队。如果能够取得意大利的支持,再加上意大利的海军的话,倒也能和英德的联合舰队碰一碰。
也正因为如此,卡洛在战争爆发之后已经让西班牙政府多次联系了意大利,确保意大利不会倒向同盟国那边。
或许法国政府也看到了意大利有其他的想法,他们也曾经试过拉拢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但最终失败了。
虽然意大利政府并没有果断的拒绝法国政府的拉拢,但他们也没有任何加入协约国的意图。
至少目前为止,意大利政府并不打算加入同盟国或者协约国其中一方,他们更想作壁上观,安静的等待欧洲战争的发展。
意大利此时保持中立对卡洛来说也算是一个好消息,毕竟现在的欧洲大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