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复山河 > 第三百三十七章、使团案

第三百三十七章、使团案

    第三百三十七章、使团案 (第2/3页)

了过来。

    “大人,这是安南国书。”

    随手接过文书,打开内容一看,温思远瞬间脸色大变。

    其他内容没有问题,唯独安南王世子的自称,变成了大越皇帝。

    “混账!”

    “如此大逆不道,这是欺我大虞无人啊!”

    “来人,将这群逆贼打入大牢,听候陛下发落!”

    尽管觉察到了国书内容不正常,温思远还是第一时间做出了决定。

    天无二日,这是原则性问题。

    安南人敢以大越皇帝自居,这是没把大虞放在眼里,属于严肃的政治问题。

    甭管是粗心大意书写错误,还是安南人有意为之,作为鸿胪寺卿他都必须第一时间站出来维护大虞天朝上国的地位。

    “温大人,我们冤枉啊!”

    见差役过来抓人,安书怀一行人急忙喊冤道。

    他们着实搞不明白,自家的国书怎么和大逆不道扯上了关系。

    在来之前,他们特意咨询了国中大儒,对遣词造句逐句分析。

    确保万无一失之后,才书写成文盖印封装的。

    “冤枉?”

    “叫屈的话,回头到诏狱中和锦衣卫说吧。

    早就听说你们安南国不安分,时常以大越帝国自居,看来传言不虚啊!”

    温思远没好气的说道。

    安南人是不是冤枉,他才没那么关心,关键是必须撇清自己的关系。

    早知道这些人,如此能捅娄子,刚才就不该收他们的钱。

    好在衙门中都是自己人,只要大家统一口径不承认,安南人的话也算不上证据。

    “温大人,那些都是误会!”

    安书怀急忙解释道。

    内心深处,此刻他已经慌的不行。

    最糟糕的局面,终于还是出现了。

    相比流言蜚语,最怕的还是传言属实。

    安南的官方文书上,一直都以大越帝国自居,这是公开的秘密。

    以往的时候,大虞朝只是假装看不见。

    毕竟,一旦较了真,那就要出兵。

    朝廷财政困难,没有余力为了面子,就挑起一场大战。

    权衡利弊之后,大家默契选择了装聋作哑。

    不过再怎么装,也不能让人上门打脸。

    国书上面出现了大越皇帝,这就是在挑战皇权的神圣性,朝廷必须要做出反应。

    理智告诉温思远,自己在不经意间,陷入了一个大麻烦中。

    一旦消息泄露出去,朝野上下必定群情激奋,要求严惩安南国。

    偏偏朝廷现在的情况,又不适合大动干戈。

    烫手的山芋,从鸿胪寺抛出去,必然会引发一番风波。

    想起给他打招呼的人,温思远隐约觉察到了真相。

    哪里是要“招待”安南使团,分明就是想要他们的命。

    搞不好安南人的国书,也是在鸿胪寺衙门中,被人给换掉的。

    略微迟疑了一下,温思远果断选择了装糊涂。

    揭露幕后真相,那是会死人的。

    光凭他手中掌握的讯息,就算捅出去也不痛不痒,根本定不了罪。

    朝中大佬的布局,不是他有资格参与的。

    只要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按照朝廷的规矩处置,那么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抓完人之后,不敢丝毫停留,温思远直接带着国书进宫面圣。

    ……

    皇宫中,心情不错的永宁帝,午饭都多吃了半碗。

    看到温思远带来的安南国书之后,好心情一下子没了。

    安南王敢以皇帝自居,摆明不把他这个天子放在眼里。

    如果不加以严惩,其他属国都跟着学样,他就成了历史上的笑话。

    大虞朝建立这么多年,都没有受过这种委屈。

    “温爱卿,确定来人是安南使团么?”

    永宁帝皱着眉头问道。

    现在这种时候,他真的不想大动干戈。

    纵使要收拾安南人,那也要等平息了国内叛乱,收拾了北方胡人之后。

    对远在万里之外的安南,他现在是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陛下,臣再三核实过他们的身份,确实是安南使团无疑。

    并且从番邦了解的情况来看,上一任安南王就在国内以大越皇帝自居。

    广西巡抚衙门之前的奏书上,也曾多次提到类似的讯息。

    锦衣卫那边应该,也有记录存档。

    考虑到番邦蛮夷不通教化,朝廷一直没和他们计较。

    万万没有想到,这帮家伙胆子越来越大,居然敢……”

    温思远果断的进行甩锅。

    各级衙门都上报了,朝廷不和蛮夷计较。

    现在暴了雷,就不是鸿胪寺一方的责任。

    倘若皇帝问责,那也是一众衙门,共同来背这口锅。

    “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