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复山河 > 第三百四十三章、关中危机

第三百四十三章、关中危机

    第三百四十三章、关中危机 (第2/3页)

发泄一阵之后,永宁帝强忍着怒气询问道。

    关中大乱爆发,让刚刚安稳下来的大虞朝,再次陷入了危险境地。

    本次大乱爆发,最直接后果就是蜀地局势,再也无力回天。

    朝廷没有能力多线开战,镇压这次关中叛乱,只能速战速决。

    战事一旦拖延下来,不光蜀地局势受到影响,江南战场也会发生变化。

    “陛下,当务之急是赶紧封锁消息,切勿让事情传到南方。

    江南会战即将开启,此时收到陕西沦陷的消息,很容易动摇军心。

    镇远侯和汉水侯皆出自陕西,一旦知道老家出事,必然影响他们的指挥。

    现在的局势非常危险,朝廷必须尽快收复江南!”

    庞承杰一脸焦虑的说道。

    又一个省的赋税没了,对财政严重赤字的大虞来说,这是非常致命的。

    镇压关中叛乱容易,想要稳定关中局势,就没那么简单啦。

    无论谁主持关中事务,都要面临一个现实问题——缺粮。

    旱灾影响的不光陕西,北方其他省份,也或多或少出现了粮食减产。

    北方指望不上,南方更不用说。

    主要产粮地是收了回来,可接下来马上要发起大战,正是最需要钱粮的时候。

    此时从南方调粮,势必影响收复江南的战斗。

    相较于陕西,江南对大虞的战略意义,明显要高得多。

    “庞大人,现在封锁消息,恐怕是一厢情愿。

    同陕西接壤的省份众多,关中发生叛乱的消息,很快就会传遍天下。

    与其掩耳盗铃,不如坦率的承认。

    遮遮掩掩,未来消息泄露后,局面还会更加糟糕。”

    沈启元当即反驳道。

    身份决定立场。

    作为关中人,他无法容忍朝廷放弃陕西。

    不过户部尚书给出的理由太过充分,完全是从大局出发,他没法直接反驳。

    只能寄希望于从关中走出来的两位勋贵系大佬顶住压力,从湖广分兵增援关中。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那么容易。

    如果朝廷封锁消息,哪怕知道知道关中发生变故,李家叔侄大概率也会装聋作哑。

    一方面是为了大局,另一方面则是源于现实。

    秋收刚结束,农民起义就迅速席卷陕西多个州府,足以证明下面的灾情,比地方官上报的更加严重。

    朝廷拿不出足够的粮食赈灾,李家叔侄同样变不出来粮食来。

    真要是手中有足够的粮食,针对傅逆的平叛战争,也不会拖到秋后才开启。

    仅仅老家在关中,还不足以让人家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跑去跳陕西的火坑。

    “沈大人,江南会战不容有失。

    现在朝中的一切,都必须为收复江南让道。

    陕西局势恶化,也不至于一天都坚持不住。

    让他们坚守几个月,等到平定傅逆之后,再出兵关中不迟。

    为了大局着想,还是收起那些小心思吧!”

    首辅万俊辉当即警告道。

    永宁朝多灾多难,从他担任首辅到现在,就没有过上几天舒心日子。

    如果早知道局势这么糟糕,当初他说什么,也不会争这个首辅的位置。

    内心深处,他已经打定主意。

    等官军收复南京之后,就找机会闪人。

    力挽狂澜这种事,谁爱干就来干,反正他能力有限,应付不了现在的复杂局势。

    “兵部,举荐平叛人选吧!”

    永宁帝缓缓开口说道。

    看似没有表态,实际上他已经告诉众人,他是支持优先收复江南地区的。

    朝廷既缺精兵,又缺钱粮。

    现在派往关中的平叛人选,纯粹就是填坑的。

    不求能迅速扑灭叛乱,只要稳住陕西局势即可。

    ……

    武昌府。

    看着从老家寄来的书信,李原暗自伤神。

    最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最近几年,陕西的雨水越来越少。

    同族中通信的时候,他就没少听族老们抱怨,年景不好。

    “小六子,回去告诉族老们,扩编民团拱卫宗庙。

    如果局势完全失控,那就放弃祖地,暂避叛军的锋芒!”

    李原语气低沉的说道。

    放弃祖地,可是大不孝。

    非到万不得已,没人会选择这么干。

    不过陕西的局势,着实让他没底。

    短期内朝廷除了调动京营之外,就只能从九边抽兵。

    在最近几年的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