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骑虎难下 (第2/3页)
从搜集到的资料来看,劫掠我国的海盗人数,怕是不会低于二十万。
并且这个数字,还有持续增加的迹象。
如果我们不能及时采取措施,恐怕活跃在印度洋的海盗,也会被吸引过来。”
林泽良颤颤巍巍的说道。
上一任通政使,就是因为搜集的情报出问题,才被下狱问罪。
他上任之后,虽然进行了一些改变,但搜集情报的能力依旧匮乏。
刚才说的这些讯息,其实不用调查,一样可以分析出来。
如此规模庞大的海盗队伍,除了大虞那边,其他地方根本养不活。
“你的意思是,这些海盗是虞朝人的阴谋?”
崔梓炎不确定的问道。
海盗这种生物,在大虞那边同样不受待见。
按理来说,这些人和大虞朝廷一直站在对立面,没道理会帮虞朝皇帝。
“宰相,如果不是大虞朝廷在幕后策划,谁有能力组织这么多人过来啊!
光靠海盗自发行动,顶多抢劫一些沿海地区,绝不会深入内陆。
唯有虞朝官府,给了他们许诺,才会出现眼下的局面。
虞朝世家大族有蓄养山贼土匪的习惯,想来在海上蓄养一帮海盗,也不是没有可能。
普通海盗和大虞朝廷有仇,不会听从虞朝皇帝的命令,虞朝世家大族蓄养的海盗就不一样了。”
林泽良给出了自认为合理的解释。
真相是什么,他可以不在乎,但眼前这一关必须先糊弄过去。
重组情报系统,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但上面的人只看结果。
完不成任务,他就是背锅侠。
“既然是虞朝人的阴谋,那么水师就不能轻动了。
传令各省,让他们加强戒备,严防海盗袭击。
翰林院立即起草公文,把我们知道的讯息,用六百里加急送往前线交给陛下御览。”
崔梓炎当即做出决断。
相较于海盗,在他的心目中,威胁最大的始终都是虞朝水师。
倘若大越水师南下剿灭海盗,搞不好虞军就要从海上进攻河内地区。
大越皇朝的核心地区,一直都是三角洲平原,地位相当于大虞朝的江南+京师。
丢了核心腹地,元气大伤是轻的,搞不好还有灭顶之灾。
“宰相,现在上报陛下,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海盗肆虐中南部各省,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半个大越皇朝就没了!”
阮新杰的话,一下子让群臣破了防。
被海盗抢去半个越国,传了出去他们都是史书上的笑话。
尤其是出身中南部地区的官员,此刻的面部表情更是丰富。
老家没了,他们就沦为了无根之萍。
“宰相,阮尚书说的对。
现在这种时候,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必须尽快派出援兵,让那帮海盗知道厉害!”
见群臣逼宫,崔梓炎的火气瞬间暴涨。
哪里是他不想出兵,主要是手中无兵可派。
名义上的军队编制,不等于实际上就有那么多部队。
现在的大越皇朝,在册人口数量,一共也就那么三百多万。
真实人口数量,纵使更多一些,也就那么五六百万。
为了支持前线二十五万大军作战,他们已经征召了数十万民夫。
国内的青壮,大都在为战争服务,留守的部队多是老弱。
大越皇朝的军事动员能力,此时已经拉到了极限。
本质上这次北伐,就是在赌国运。
可惜他们运气不怎么好,进入衰退期的大虞,依旧不是他们能够碰瓷的。
“够了!”
“你们口口声声说出兵,那么兵从哪里来?”
“反正本官变不出兵马来!”
“各地留守的部队是什么货色,难道你们不清楚么。
让他们稳定地方还行,若是送到战场上,那就是给敌人贡献战绩。
如果觉得国内局势无法控制,那就赶紧上奏陛下,请他率兵回援。”
崔梓炎当即发飙道。
一个个就知道向他施压,问题是他只是宰相,不是大越皇帝。
在朝堂上有话语权,却没有最终决策权。
当初边界冲突爆发时,大家都觉得是机会,一个个鼓吹北伐大虞。
战争爆发之后,发现敌人不好惹,政治立场又开始发生变化。
看似在催他出兵救援中南部地区,实际上是想逼他带着群臣,一起向皇帝施压催促撤军。
新帝继位后,第一场大战就无功而返,想想就知道后果有多严重。
此时带头逼宫,那是会被皇帝嫉恨一辈子的。
站在崔梓炎的个人立场上,最好选择是阐述事实,让皇帝自己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