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 第97章 朕落子无悔!

第97章 朕落子无悔!

    第97章 朕落子无悔! (第3/3页)

得联名认下这门错事。酿成今日之错,乃群臣之过,并非陛下之过。”

    围观的大臣们,尽皆颔首,以为东方治的话是有几分道理。

    然而东方治的话还没说完,又道:“但仅仅如此还不足够,如今学子群情激愤,又是联名上书,又是罢考弃学,若想要收场,总得提出一个让陛下满意的法子来,让陛下来执行。”

    “当然这法子对了,是你我之功,错了,依然是你我之过。谁可以几分见底,说出个子午寅卯来?”

    官场都是不粘锅,群臣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是没人会愿意担下这份风险。

    待东方治一席话说罢,群臣皆是往后退出了一步,让孤零零站在场中的柴朴和东方治更为显眼了。

    “柴相这段日子深入简出,应当有所思虑,可有解题之法?”

    柴朴谦虚道:“东方先生谬赞了,您乃秦王府旧臣,比我等更能体谅帝心。”

    实际上,柴朴和东方治是有种竞争的关系。

    如今的两府,已经近乎于虚职,虽然六部仍需要向他们报告工作,但以完全不受他们管辖了。

    而且虽然柴朴如今是右丞相,但天下各地的行省已然裁撤,他的丞相之权,宛若空中楼阁,只还有门下省供他操持。

    仅仅掌管着出纳帝命,礼仪杂务。

    但九州万方的政务庞杂,仍需要人来过目奏折,协助处理朝事。

    权利就摆在那里,二人再进一步都可以触及的到,成为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治国之臣。

    至于岳凌,在柴朴眼中还是更能容易取代东方治,总领天下兵马调动。

    果不其然,柴朴将问题踢了回去,东方治的脸上便有几分不自然,率先提议道:“不如这样如何,恳请陛下主持‘经筵大辩’,无论是先贤经学还是定国公如今主持的新学,若是能在一场文辩中说服对方,想必这学子的忧心与不平,也能消散了。”

    闻言,群臣交头接耳,却都以为事情在理。

    既然意见相左,一方能将另一方说服,那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尤其他们作为儒生,也是有他们的傲骨所在,他们内心暗暗就是偏向学子的一方,而并非岳凌。

    这样表面公平,实则暗含波涛的事,也是他们最愿意为之的了。

    若是到时候岳凌登台出糗,便是隆祐帝也无法再护着他了。

    柴朴心底暗笑,“不错,东方先生,你也终于露出獠牙了吗?事情越发有趣起来了。”

    面上,柴朴依旧是一如既往的平和,“好,既然大家似是对这看法都足够满意,那我们便回去筹备此时吧,尽快了结,劝陛下重开朝事。”

    ……

    慈宁宫,

    本是染病的隆祐帝,再一次来探望母亲孙太后。

    比前一次,孙太后的精神更差了些,即便凭借着宫中的上等补品滋养身体,却也如同朽木,形如枯槁。

    “听说,你已辍朝许久了?”

    孙太后并不意外儿子的到来,尤其风烛残年的她,已然看清些是非了。

    隆祐帝颔首答道:“是有此事。”

    “为何非要如此大动干戈,就没别的法子了吗?”

    隆祐帝摇摇头,简言意赅道:“不破不立。”

    孙太后缓缓吐了口浊气,低声道:“你与你父皇果真一点也不像。”

    隆祐帝静默,并未应声。

    “倘若,你做错了又该如何?你以江山为赌注,倘若信错了人,非有真才实学,而耗尽国力。到时候北蛮趁机崛起,女真顺势南下,你又当如何?”

    隆祐帝收起了一勺勺喂药的汤匙,置于案上,声音同样低沉,却铿锵有力的道:“错?若真错了,朕便亲提三尺剑,披甲执锐,立于国门!”

    “北蛮女真,要来便来!纵使山河破碎,朕也要拉着他们,一同葬在这片祖宗基业之下!但如今,朕信他,此局,朕落子无悔!”

    孙太后渐渐合上了双目,却也仍见得脸上有几分震颤。

    隆祐帝肃然起身,又道:“不过,朕会让母后亲眼见证,朕没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