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早备贺礼 (第2/3页)
下的秉性,殿下秉性纯善,万事都是为了陛下。可殿下出宫以后,便不能同皇宫中一般行事了。”
“殿下并非愚笨,好生想想即可通悟!”
话音落下,似在刘安的耳畔回荡,久久不绝。
下一刻,屋内又陷入沉寂,只听得屋内火盆中炭火燃烧崩响,窗外寒风呼啸,大雪压断了枯枝。
“先生所言极是,是学生欠缺考虑。”
大皇子刘安轻吐口气,有些不寒而栗。
他险些就坠入了万丈深渊,被父皇所猜疑。
熟读经史的他,最是明悟,他这嫡长子的身份太过敏感了,最怕的就是被父皇所疑。
原本按照如今的权势来划分,大皇子是想要第一个去拜访定国公的。
只不过,依据定国公的坊间传闻来想,如今肯定在府中与姬妾欢闹呢,肯定不便接待他,他也不想去坏了人家的热闹,遂先寻来了路径更远的唐骁府上。
没想到,就是多想了这么一层,竟是挽救了自己。
又沉吟了良久,刘安才轻声开口道:“那按照先生所言,一月之后定国公大婚,学生是不是仍需避嫌?”
唐骁摇头道:“非是如此,定国公大婚是要全城上下一同庆祝的大事,好比大典的规制。场面上的礼数,殿下一定要做的周到,更要比殿下的两位弟弟更周道,以示身份。”
“这些陛下都会看在眼里的。”
刘安颔首不语。
似是察觉到火候了,唐骁追问道:“殿下,老夫还有一问。”
语气一顿,刘安也抬起头来。
唐骁目光如炬,直视过去,直言道:“殿下若真忧心江山社稷,朝纲稳固,何不定下国本,以安庙堂?”
刘安再次受惊,愕然问道:“先生之意,难道是要我‘争储’?”
唐骁皱眉,语气愈发重了,“殿下,您绕不过这件事。储位向来是要争的,且争储之路自古凶险,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殿下难道就坐视不理,静待天命?岂不知先朝大皇子康王旧事?”
刘安嘴唇发白,唐骁竟然将这得秘辛都说出来,俨然是讲出真话来,在为他着想着。
可触碰到如此禁忌,刘安还是不安,颤声道:“先生,事情何至于此等地步?”
即便年事已高,再谋计策,唐骁的脸颊也不由得涌起血气,重重道:“那殿下大可再瞧一瞧。若是年关过去,二皇子有意争军权,往九边立军功,走得便是陛下的老路,而殿下可莫要再走了康王老路……”
……
二皇子府,
演武厅内,兵器架上寒光凛凛。
周遭的空气仿佛还残留着汗水和铁屑的腐败味儿。
二皇子刘毅刚耍了一遍长枪,如今身穿单衣,露出精壮的肌肉,正用棉巾擦拭枪尖。
门口一人身材魁梧,俨然为武将之风。眉宇间带着郁结和不甘,衣着华贵,与脸上难掩的落寞完全不相符。
刘毅掷出手中长枪,恰好落在了兵器架原位。
身后来人才毕恭毕敬的行了礼,抱拳道:“殿下,老臣今日前来,并非是观摩殿下武艺,也非为年节虚礼,实有一腔肺腑之言,不吐不快!”
刘毅大咧咧的就坐在地,笑看来人,念道:“南安郡王,今日并非只有你一个找到本宫府里来的了。”
“本宫是见都见得烦了,为何偏要听你闲叙?倒不如再精湛精湛武艺,学得通定国公几分。”
南安郡王脸色难看,偏头低声嘀咕着,“定国公那非人武艺,哪是磨练能磨练的出的?”
厅前并无旁人,便是南安郡王刻意压低着嗓音,也是被刘毅听了个完全。
眼神微眯,刘毅已比当初见岳凌时,能沉得住气了。
“哦,那王爷不妨说说,定国公那武艺是哪里来的?尤其本宫并未听说定国公曾有师承,当父皇发觉他之时,身上已有精湛武艺,在京城内遍无敌手。”
南安郡王冷冷道:“殿下未曾见过定国公在战场浴血厮杀,那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