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 第11章 怒骂贾宝玉

第11章 怒骂贾宝玉

    第11章 怒骂贾宝玉 (第2/3页)

贾宝玉能有什么人脉,能邀请到什么人?

    这可当真是将他难住了。

    获悉了夏金桂着恼之事,贾宝玉自然不敢耽搁,便往门外去迎宾。

    还没走出几步,门子慌张的跑来垂花门下通禀。

    “姑爷?外面来了个大官,快来看看吧,是不是你家的亲戚?”

    贾宝玉脸色微怔,他家的亲戚恐怕这时候已经到夷洲了,不过要真论起亲友来,那京城肯定是还有人在的。

    “难不成是舅舅来了?”

    念及此,贾宝玉心里不禁为之一振,腰也直起来些许。

    毕竟当时舅舅带兵抄家了荣国府,心中肯定是对自己有亏欠的,哪怕不记着他,记着他母亲王夫人的好,按理说也该来捧个场。

    只是贾宝玉有些担忧,若是被舅舅知道自己是入赘夏府的,会不会被教训一顿。

    但事已至此,贾宝玉已无处可躲,只能自己面对了。

    沉了口气,贾宝玉吩咐道:“好,前面带路吧。”

    ……

    为了赶上女儿林黛玉的婚事,林如海自拿到调令之后,星夜兼程。

    只同几个小厮便骑快马,着轻装上路了。

    路过的一应驿站都不敢多停留,换了马匹,稍待整顿,便又继续北上。

    林如海计划着,十五日便赶到京城。

    可好似上天在有意与他作对一般,待到路过沧州之时,几处官路正在因新政水利工程之事整修,只能绕道而行,生生比之前的路程多走了十余日,恰在大婚当日的黎明,遥遥看到了北京城。

    林如海哪敢耽搁,不作休整,继续策马扬鞭飞驰向前。

    来到城门楼下,林如海忙从怀里取出通关文牒,交给楼门下的守城将士。

    这一路风风雨雨,将林如海吹得不成样子,看上去宛若逃荒者。

    身上被尘土包裹了一层,灰蒙蒙的,已看不出衣服原本的颜色,头上的冠束更是松弛,头发也是乱糟糟还插着一根枯树枝,看着像是鸟窝。

    这般装束,将士自然看轻了他几分,鄙夷的接过文书,可待掀开第一页之后瞪大了眼睛。

    兰台寺大夫,原两淮巡盐御史,林如海?

    守城士兵瞪大双眼,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用力的揉了揉,字迹依然没变,不禁递给身边同僚一同来看。

    二人脸上露出一样的惊疑之色,令林如海十分恼火。

    “怎么?这文书难道还是本官偷来的不成?”

    士兵慌忙摇头,抱拳行礼,“下官见过林大人。”

    两人躬着身子,可依然很是不解,对了个眼神,其中一人忍不住出声问道:“林大人,今日是定国公与大人爱女的婚事,大人怎得这时候才回京,难道不该在定国公府?”

    林如海气得胡子微颤,攥紧了缰绳,怒道:“本官也想知道为何此时才得回京!还不是那不为人子的东西,非要从中作梗,做的好事?”

    两个将士听得云里雾里,却也不敢再惹林如海发怒,验明了正身便放林如海通行。

    “林大人快些走吧,这个时辰恐怕要赶不及成礼了。”

    “是呀,今日定国公府定然是座无虚席,若是您没到场成礼,恐怕要铸成笑话了……”

    林如海才要扬起马鞭,被这两个将士的好意叮嘱,又气了个半死,好悬没仰倒在这马背上。

    但这一个月来的奔波,更加锤炼了林如海的心性,深吸口气,面色便沉了下来,隐而不发。

    “本官知晓了。”

    冷冷丢下一句,林如海便再次策马扬鞭,奔入了城内。

    身后小厮连忙追赶,一行人便沿着朱雀大街直行。

    可刚进城就傻眼了,到处贴的都是红绸,挂着大红灯笼,好似处处有喜事一般,一时竟无法分辨路径。

    几个小厮更是江南出身,完全没来过京城,只得紧紧跟随着林如海。

    林如海上一次来京城,还是十数年前,早将城内的构造忘了个七七八八,更不知道定国公府在何处。

    沿街奔走了一阵,遇见的人越来越多,几乎堵塞道路,根本无法骑马通行。

    林如海又气又急,却也不得不牵着马下来步行。

    “老爷,您莫要着急。不如我们先寻人问清楚婚事到底在哪里操办,这里人群太过拥挤,若是因走错了路,错过了时辰,可就功亏一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