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港积电的梦幻开局 (第2/3页)
不是来吹水的,当即蹙起眉头,出声道:“没得谈?”
周建华道:“光刻机没得谈,但集成电路板,可以直接出口。”
尹照棠马上调转目光:“平哥,能联系电子工业部,拿到批文吗?我要的是技术储备,不是电路出口。”
“纯粹的电路集成板,东芝、尼康都要更便宜。”
梁漫平手肘抵在沙发扶手处,爽快答应:“好,我去联系。”
尹照棠立即起身,向周建华伸出手:“多谢周厂长,有机会再聊。”
周建华愣愣地再握手,就见他跟梁漫平已快步离去,愕然道:“这就走了?”
跟来办事的杜子华,进入酒店套房,把包一丢,翻找着柜子,抱怨道:“不知天高地厚,来送外贸订单还扮大晒。”
“饿死他呀!”
尹照棠接着扔来的汽水,并不为之生气:“人家也是商人,要谋利的。”
杜子华骂道:“爱做商人是商人,爱做官是官,哪个身份对他有好处,他就是什么喽。”
过渡时期,类似的乱象很多,深究不完。但好在尹照棠都不止双重身份,在当前的环境如鱼得水,正可用魔法打败魔法。
他来内地的目标很纯粹,购买国产第四代光刻机,打造忠和电子的第二条产品线——袖珍卡式收音机。
即索尼制造在79年上市的“随身听”,配有耳机的磁带播放器。以集成电路板技术,把大型的“手提收音机”,缩小到可随身携带的便携式收音机后,再进一步的缩小体型。
产品继续迭代,之后还有“微型收音机”,“内置收音机”,但两者都是隐藏部件,作为其它电器的功能件,装在MP3,CD播放机,手机等产品内。
可以说从收音机开始卷技术,便是正式加入电子行业的蓝海,可以从80年代流行的产品,一直做到最尾。
并且以商业订单量,支持国产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投入的资金足够,甚至可以领先时代。
因为,80年代初期,国产半导体行业的技术,便是世界前二,仅此于美国。
在“一五”计划期间便立项的电子元件项目,北青两所顶尖学府同时发力,黄昆,谢希德等国士领衔。
国产第一块集成电路板,只比美国晚了 7年,和日本相当,甚至比韩国还要早了 10年。
1980年,第四代国产光刻机达到世界主流水平,光刻精度为3微米,并且落地商用。技术上已领先日本,向美国看齐。
后世大名鼎鼎的卡脖子大王“台积电”,86年才立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