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革故鼎新 (第2/3页)
“黑鬼的命多便宜,在打黑工的印尼,阿三和‘船民’多得像大米。”
“收他们进社团做蓝灯笼,打打杂,可缩减人工,出去晒马,给人斩死都不用治,更减成本,划得来呀!”
船民是指西贡沦陷后,乘船出逃的越南难民。
1975至1990年,有超过一百万难民,出逃越南,祸及整个东南亚,当中数十万逃入内地和港岛。
截止1980年,港岛已接收超十万民越南仔,安置在深水埗空置军营,实施集中管理。
允许白天出营挣工钱,晚上要返回营地。
前总督麦理浩拒绝承认难民身份,是想跟越南接洽,遣返难民。但新总督尤德走马上任后,立刻放松难民管制,使大批难民涌入港岛。
集中营地已形成“越南邨”,并不断修建房屋,越南仔们开始融入港岛社团。
经济高速增长期的港岛,是需要廉价的劳动人口,可越南船民文盲率超百分之九十九,并携带大量传染病毒,是典型的垃圾人口。
只会起到制造民族矛盾,扰乱社会治安,诞生地下帮会等负面影响。
造成港岛近年性侵、盗窃、抢劫案频发。还为未来的乱港事件埋下伏笔,但三合会组织只要敢开口子,越南仔,印尼仔和菲仔们,确实是江湖新血。
字头大底们争论不休。
齐正君道:“好了,我不是强求每个堂口都收外劳,只是把规矩立下,收不收自己决定。”
“总之,社团要经营下去,就该求思求变,冇人反对吧?”
坐馆都没有强求,吹鸡、崩牙田等反对派,也没反对的理由。
新规矩便在赞同和默认中通过。
混三合会,并不需要文化,甚至连语言都不用,只要找几个能交流的越南仔,给予一些工作机会和利益。
立刻便能拉出帮越南小弟,通过卡资源的方式,控制越南打手。
太子云,牛屎,董叔,齐正君几人,飞速实施着计划,没过三五天,联合墟菜市,锦田马栏,联合赌档门口,慢慢都出现许多越南仔,印尼仔的身影。
万胜堂坐馆“啤梨”包下整座小桃园,通过廖志鸿的介绍,有幸请尹照棠到饭店会面。
跟革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