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美好生活从相亲开始 > 第196章 这是什么书

第196章 这是什么书

    第196章 这是什么书 (第3/3页)

看效果再说吧,要是效果好那就继续搞,要是白嫖的太多,影响到大家的收入,那就及时止损。”

    刘金亮重重点头道:“好的,我们有信心做好。”

    “有信心就好。”

    姜宁起身宣布散会,道:“我说过的我做到了,酒店的利润我一毛钱都不拿,能挣多少就看你们自己,要是哪天你们干倒闭,我就打包把你们一块卖了,还不用再操心。”

    管理层笑起来,都挺轻松的。

    当初酒店被县里打包送给姜老板,大伙还人心散离。

    觉的天要变了。

    没想到姜老板大方,大方到让人不敢相信。

    这两年日子过的不要太舒心。

    努力就有回报,世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此。

    能碰到这样的老板,其实很幸运。

    姜宁走到门口,又想起个事,回头交待了一下:“对了,还有个事要说一下,供应商的货款账期再缩短些,最好给现结,生意都是互相的,压着供应商的货款不给结账,供应商资金转不开就得借贷,会产生资金成本,供应商成本高了,你不给人涨价,怎么能拿到物美价廉的东西,如果资金没压力,能现结还是要尽量给人现结!”

    刘金亮刚应下,带着管理层将他送了出去。

    到了楼下。

    姜宁不太想回农场,问老杨:“咱去二场转转?”

    老杨点头:“也行,我还没怎么去过那边。”

    于是开车去了二场。

    出了酒店。

    老杨又说了个事情:“最近好多人让我给弄点农场的油和面,搞的人挺头疼,明年能不能再多种地点,都知道农场的粮油没有加乱七八糟的东西,要的人很多。”

    姜宁兴趣不大:“种那玩意儿不划算,就算农场的产量再高,一亩麦子收1300斤,就算出一千斤面粉,一斤面粉卖三块,也才三千块,还不如种草卖草呢,种草的成本还低!”

    老同志挺挠头:“种粮食的效益最差,这世道还真让人无奈。”

    姜宁一边开车,一边道:“所以啊,咱们种点自己吃的就行了,别人吃什么,那不是咱们考虑的,除非他们能接受一斤面粉十块钱的价格,不然就算了。”

    老杨却道:“一斤十块钱的面粉有。”

    姜宁也不意外,一斤十块钱的面粉当然有,他还吃过,也就那样了,不如农场的,最多比杂牌面粉好一点,麦子还是用化肥种出来的,一样要加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道:“人家品牌做起来了,当然有人愿意买,咱们要是一斤面粉卖十块北安估计没几个人吃的起。”

    老杨点头,北安太小了。

    有钱人也太少。

    除了他这种高收入群体,没几个人敢那么奢侈。

    ……

    七月下旬,姜宁飞往美利坚。

    有个牧场出售,他要去看看。

    飞到洛杉矶后,也没倒时差,直接飞到德州去了牧场。

    邓小芸开车去接他。

    姜宁还挺意外:“你驾照拿上了?”

    邓小芸挺得意:“那肯定啊,不然我怎么开车。”

    姜宁就竖个大拇指:“小芸姐可以啊!”

    邓小芸知的见牙不见眼:“这边考驾照比老家可容易的多了,理论网上考就行了,路考也很简单,我在牧场天天开着皮卡练,去了随便考了一下就考过了。”

    “你厉害!”

    姜宁又赞了下,他也有老美驾照。

    怎么会不知道。

    考个驾照确实没有那么麻烦。

    只要英语不差,理论考试能通过,路考基本没难度,甚至可以说只要会开车,考试的时候别紧张,正常发挥就可以顺利考下驾照,有些州笔试甚至提供中文考试。

    到了农场,雇工都在忙。

    也没人迎接他。

    房子旁边在盖房子,看样子快完工了。

    姜宁先去看了看快要完工的房子,和几个工人聊了几句。

    这些家伙薪水不低,干活效率却不高。

    和老家的效率比起来差远了。

    邓小芸可没少给他打小报告。

    姜宁并不在意,国情不一样,文化也不同。

    反正是包工活,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活干完就行。

    去草场看了看,回来也不睡觉了。

    白天睡了,晚上就睡不着了。

    捉了只羊宰了,和邓小芸做晚饭。

    德州的七月和老家一样,热到人怀疑人生。

    姜宁换了个大裤衩,光着膀子剥羊皮。

    邓小芸则负责做面炒菜。

    煮了一锅羊肉,太阳快落山时四个雇工才下班。

    姜宁把肉装盘子里。

    邓小芸把炒好的菜和煮好的面条端出来放在桌子上。

    大伙围着桌子露天吃饭。

    姜宁忽然发现,四个老外都学会用筷子了。

    虽然不太熟悉,但确实在用筷子吃面。

    问了一下。

    加布里老婆切尔希抱怨:“老板,你表姐做的拉面太不好下口了,用叉子和勺子吃不到嘴里,逼的我们只能学习用筷子,我觉的学会用筷子绝对是这辈子经历的最大的挑战。”

    姜宁哈哈笑道:“我们中国有句老话,没有压力就没有进步,我觉的挺好的,如果不是我姐做的拉面不好下口,你怎么能学会用筷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