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战争不仅是打打杀杀,还是人情世故 (第2/3页)
可能将抵御孙策的重任,交给两个黄口小儿?
    刘繇正要呵斥太史慈和那小将,他麾下大将张英便开口道:
    “太史慈,你太年轻了。
    两军交战,这里面水很深,你把握不住。
    以你现在的资历,就应该留在主公身边听命。”
    张英说罢,对刘繇拱手道:
    “主公,孙策要想攻打曲阿,必过牛渚。
    吾只需领军一万驻扎在牛渚,孙策纵有百万之众,也休想攻过来。”
    刘繇对张英很是欣赏,捻着胡须对太史慈和年轻小将道:
    “你们看看张将军,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这才是老成谋国之言啊!”
    太史慈低头不语,显然对张英的实力并不认可。
    孙策本就兵少,以堂堂正正之师击败他就可以了,何须困守牛渚?
    这一万大军要给他太史慈统领,太史慈有把握在一个月内擒了孙策。
    至于张英...
    这等庸碌小人,只知坐困牛渚,弄不好还会为孙策所败。
    可不论自己说什么,刺史刘繇就是信任张英,太史慈也无可奈何。
    要不是刘繇对自己有恩,他真想一走了之。
    训了太史慈两句,刘繇又对张英道:
    “既如此,吾便与你一万大军。
    你只需守住牛渚几个月,待孙策粮尽退兵,就算你首功!”
    张英大喜,对刘繇拜道:
    “末将定不负主公所托!”
    孙策与张英的部队会于牛渚,袁耀也率军赶至牛渚附近。
    袁耀在两军七十里外的深山中扎营,假意讨伐山越。
    附近山越人又不是傻子,得知有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驻扎在山下,自然不敢下山劫掠。
    山里的物资还能撑上一段时间,大不了等到袁耀离开之后,他们再出山抢劫呗。
    至于孙策跟张英,更加不顾上袁耀。
    他们脑中想的都是怎么把对方给弄死。
    这几日,廖化和马忠的探子军团大显身手,每日都有数封书信送到袁耀手中。
    孙策军的一举一动,都在袁耀掌控之中。
    甚至马忠还亲自带人去张英的营寨探查了一番,把张英部队的情况也禀报给了袁耀。
    得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