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人间自有痴人在 (第2/3页)
片刻后。
一声剑鸣倏然响起。
折雪自熔炉飞出,横剑于半空。
暴雨与剑身相遇如入大海,留不下任何的痕迹。
三尺剑锋清亮至极,散发着的气息却又极为寻常,不清冷也不酷烈,不厚重亦不轻灵,找不出任何的特别之处,这依旧是大海。
又或者是剑锋上倒映出来的天地。
它什么都不是。
它什么都可以是。
一切在于握着这把剑的那个人。
与从前的折雪相比较,此剑或许只有名字依旧相同。
“离谱……”
何三忘眼神恍惚,感受着折雪散发出来的气息,难以置信说道:“……这怎么可能?”
在他的设想中,此次折雪重铸最理想的状况也不过是变成一把九阶的飞剑,然而此刻在他感知当中的折雪隐隐已经踏过了那道界线,只差最后一着。
那一着是顾濯的境界。
此剑可随人而起。
剑随人起,只要顾濯在修行路上走得足够远,那么随他而行的折雪便能有着同样的了不起。
若是他能走到羽化的尽头,折雪何曾不能成为易水太上长老手中的且慢?
何三忘怎能不为之而心神激荡?
“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
顾濯在旁问道。
何三忘摇了摇头,眼神复杂地看着折雪,语气生涩说道:“哪里能有什么不妥,这或许就是我留在人世间最了不起的一把飞剑。”
陈迟叹为观止,心想您这也太能吹捧了吧?
如此一说,顾濯岂不是要欠你一个天大的人情了?
“我要欠你一个人情。”
何三忘看着顾濯说道。
陈迟眨了眨眼,心想自己真没听错吗?
何三忘继续说道:“我可以在有生之年看到你踏入羽化吗?”
顾濯如何还能不明白,点头说道:“没问题。”
何三忘长长地松了口气,语重心长说道:“以后要有什么麻烦到我的地方,千万不要和我客气。”
顾濯想了想,说道:“等林挽衣出关后,帮我替她寻一把好剑?”
何三忘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陈迟眼神茫然地看着两人,只觉得一切都像是做梦。
对话就此结束。
折雪隐于顾濯手中。
陈迟想了想,走到何长老的身旁,低声问道:“您能给我解释一下不?这事不该是顾濯感谢您吗?怎么还倒过来了?”
何三忘这时的心情很是不错,听到这句话也不想先前那般生气,反而拍了拍陈迟的肩膀,笑了起来。
“当然是因为顾濯给了我一个名留青史的机会啊。”
……
……
当天傍晚时分,顾濯离开朝天剑阙。
直到最后那一刻,他还是不曾等到林挽衣破境出关。
于是皇后亲笔的那一封家书被他留给了陈迟,代为转递。
陈迟也曾问他要不要留信,顾濯很认真地思考过,最终还是拒绝。
不是无话可说,有很多话可说,但都是闲话。
既然闲话,理应闲着说,何必置于一张薄纸之上?
纸上得来终觉浅。
入夜,顾濯借星光行数十里,去到一座小镇。
在镇上他吃了一顿饭,又买了一顶斗笠——因为流水身这件法器没被裴今歌还回到他手中,掩埋行踪是很麻烦的事情。
当天夜里他就已经出城,开始北上。
孤独的旅途并不孤独。
天地与他为伴。
不时夜雨,有雷鸣在他耳中雀跃,这当然是邀功的意思——何三忘的感觉是真的,折雪重铸的确是时来天地皆同力,他就是一个打下手的闲杂人等。
轰隆声不断,因为顾濯有很认真地回应。
数日后,当他路过某座城池的时候,还能听到民众心有余悸地谈论那一晚的雷暴轰鸣声。
顾濯对此稍感苦恼。
更让他厌烦的是,有人已经在追寻他的踪迹,试图找到他。
无功而返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除非是羽化境界的最强者,又或者青霄月这种最是擅长隐匿的人物,否则绝无躲过他感知的可能。
最终顾濯决定前往长乐郡。
长乐郡有古城名为阴平,以谢氏为尊。
据闻,谢氏在当地百姓的心中与白家皇室别无二样,有着至少无上的权威。
这一去又是十余日,盛夏就此到来。
阴平城外,顾濯在官道上远远眺望着城中烦嚣,感受着来往车马带起的烟尘,最终转身踏上一条通往山间的偏道。
山道旁有溪涧,清澈见底,给人一种很是凉快的感觉。
于是他俯身掬水洗了一把脸,再是踏入如海竹林中,脚步没有带起任何声音。
有风起,竹海随之而动,簌簌声悦耳。
不知是那座宅院,有乐师心血来潮,以琴声相应。
顾濯就这样追着风走,直至十七八里后,一面古朴的院墙出现在他的眼中。
他不带犹豫地翻了过去,为的不是为了讨上一碗斋饭,而是见一个人。
那人是谢应怜。
谢应怜未曾心死如灰寂灭,见到顾濯生出错愕是很自然的事情。
不过她终究不是寻常人,只是片刻过去便已冷静下来,表情是嘲笑。
“我现在已经是一个废物了。”
她温柔笑着,说道:“你还要用我?”
顾濯诚实说道:“主要是觉得你脑子有病,某些时候很好用。”
谢应怜的笑容微微一僵,不再如前温柔,沉默片刻后说道:“但我现在就是个废物。”
顾濯说道:“所以你别无选择。”
谢应怜嘲弄说道:“我听不懂这些话,要不你直接一些,要不你就别说了。”
顾濯平静说道:“道心破碎是很麻烦的一件事,当今世上有能力把你救回来的人屈指可数,而我是唯一会帮你的那个人。”
谢应怜懒得怀疑这句话,但也没因此而激动不能自已,微笑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