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不愿提及的过往 (第2/3页)
想到整整一年时间过去,你才来到这里。”
话至此处,他的目光落在余笙的身上,带着强烈的不满意味,问道:“甚至还带上一位婢女过来,你到底以为这里是什么地方?”
顾濯沉默不语,开始提前可怜这位同辈中人。
余笙伸出手,稍微按了按斗笠。
顾濯对她十分熟悉,知道这不是好的征兆。
白浪行根本就没有把她放在眼里,眉头越皱越深,认真说道:“你姓的不是白,今生很难再有第二次踏入白帝山的机会,我希望你能好好把握住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不要沉溺在温柔乡里,因为这里不是让你走个过场就能赚个盆满钵满离开的地方。”
顾濯不太明白,问道:“你为什么要对我说这些?”
白浪行沉默片刻后,坦诚说道:“虽然我很不情愿你成为姑姑的徒弟,在我看来那该是我的位置,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那我就必须要学会接受这一切,将你视作我大秦未来百年的中流砥柱,而不是对你心怀记恨。”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你的确了不起。”
他平静说道:“去年夏祭就算再重复上千百遍,我也找不到战胜你的一丝可能,你让我败得无话可说。”
顾濯很是无语,说道:“可你现在的话不是很多吗?”
白浪行不由愣住了,一时无言。
片刻后,他很是生硬地换了个话头,说道:“我带你逛一逛白帝山。”
顾濯提醒说道:“我已经被带着逛过一遍了。”
白浪行摇了摇头,说道:“不一样的,我是要带你去瞻望当年姑姑在这里留下的故事,我希望你能以此为鉴,激励自身,不要挥霍自己的天赋。”
顾濯无言以对,再看一眼余笙。
不知为何,余笙忽然有种不妙的预感。
很快,这种预感成为真实。
白浪行很有作为导游的潜质,又或者说他对自己那位姑姑确实满怀敬仰,甚至还要超过他的那位父亲。
“百年之前,这里并非现在这般模样,是一处完整的悬崖,为何现在沦为断崖?那是因为姑姑曾经在这里静立一宿,于满山飞雪中悟得枪道真意,递出那名为斩雪的一枪,硬生生削掉半片山崖。”
野人似的少年如数家珍,指着那处断崖说道:“枪意长存数年之久,在这其间断面平静如镜,生不出哪怕一根杂草,后来有夏祭头名来到这里,追忆当年,唏嘘赞道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注)
顾濯十分热情地鼓起掌来,表示继续。
然后他转过头,压低声音对余笙问道:“话里说的是真的吗?”
余笙还是沉默不语。
顾濯懂了,这分明就是谣传。
余笙心想难道我当时在这里用雪埋了一壶酒,结果第二天来发现被住在这里的猴子给偷走喝完,一怒之下把他们的家给拆了也要告诉你吗?
这怎么可能?
至于静立一宿?
要是她真有那么做,酒又怎会被猴子给偷走?
到底是哪个白痴造的谣?
接着,白浪行再带两人去到另外一处地方。
那是一座如镜般的湖泊。
湖面为雨水敲打出圈圈圆圆,百余丈宽阔的湖面为雾气所笼,颇具仙气。
余笙的脸色忽然变得不好看了起来。
白浪行微微一怔,莫名觉得落在身上的雨水冷了几分,心想难不成是今年冬天变得更冷了?
就在这时候,顾濯的声音响起。
“这里又有什么故事?”
白浪行醒过神,对他说道:“你可能不知道,在百年之前修行界都认为枪这种武器不是飞剑,必须要被握在手中,唯有如此才能发挥上最大的威力。”
顾濯心想确实如此,然后说道:“所以呢?”
白浪行想到那段往事,很是感慨说道:“姑姑当年对此却是不屑一顾,认为这是一群无知者的偏见,而她敢为天下先。”
“当年就是在这座湖泊,姑姑开始了无数次的尝试。”
他想象着当年的画面,声音里满是神往:“据说,当时这座湖泊日日有瀑布逆流而上,直至天穹,这全都是被姑姑一枪一枪给轰出来的。”
顾濯看了一眼这湖,见水中有鱼,好奇问道:“那湖里的鱼儿最后怎样了呢?”
白浪行想不到他会问出这么一句话,当场愣住了。
半晌过后,野人少年严肃说道:“没有史书会去记载这种旁枝末节的地方,而且这不是我和你说的故事的重点,我想告诉你的是姑姑的坚持与赤诚。”
顾濯听着话里最后两个词语,忍住笑意,没有说话。
余笙面无表情,藏在衣袖里的拳头已然握紧。
事实依旧与故事有着巨大的出入。
当年她之所以做这种事情,是因为湖里的鱼儿总是不愿意上钩,总是让她在湖边坐上半天一无所获,忍不住动用修行手段。
问题在于,那时候的她是真的没有把枪给掷出……好吧,应该是有那么一次,但也就只有那么一次吧?
那一次还是因为有苍鹰试图与她争鱼,她为保护那条鱼儿幸免于难,不得不如此行事。
何以在这故事里就成千千万万次了?
真是莫名其妙极了。
事情尚未结束。
绕过湖畔,走过一条狭窄山道,眼前景色倏然开阔。
那是一处宽有百余丈崖坪,末端生有一株松树,探入云中。
白浪行指着那株松树,说道:“你可知姑姑为何被视为非常人?”
顾濯诚恳说道:“愿闻其详。”
“世间寻常人等,皆行钓鱼之事,唯独姑姑与众不同。”
白浪行说道:“她当年就坐在那颗松树上,钓鸟。”
说这句话的时候,野人少年的语气看似淡然,其实流露着极其强烈的与有荣焉的骄傲。
余笙偏过头,很想转身就走,奈何没有理由。
顾濯闻言再次震惊,下意识问道:“钓鸟?”
“不错,就是钓鸟!”
白浪行眼里似是浮现出当年画面,感慨说道:“可惜的是,那时候的姑姑只给众人留下一个萧索孤独的背影,谁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又是在以此磨砺些什么。”
顾濯挑了挑眉,说道:“也许是因为她在照看众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