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缘灭镜 (第3/3页)
改一改。”
“当年朝廷之所以能打败道门,和您们的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是后来呢?”
“好处全归秦国!”
“哎……这事是真的让人意难平。”
像这样的声音不断出现,来自于那些香客的口中,而站在他们面前的僧人往往只是矜持微笑,偶尔给予回应也都意味深远,可以理解出千万种意思。
无垢僧看都没看一眼,随便说道:“那些话都是住持特意交代下来的,为的就是把人给糊弄过去,你可别当真了听。”
顾濯感慨说道:“真接地气。”
伴随着几句闲谈,两人穿过前寺,至元垢寺深处。
在阵阵松涛中,有禅房隐约显于眼前,清幽不闻鸟鸣。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顾濯将会在这里住下来,听经修行参禅避世。
……
……
入秋未久,慈航寺里的银杏也尚未泛黄,已有萧瑟之意。
道休站在树下,眼神里几分忧愁,就像是一位哀民生多艰的诗人。
苦舟僧踏过几片零碎的落叶,带来崭新的消息。
天命教十分配合,但那位新教主就像水消失在水里,根本无从寻觅。
封山多日至今,还是没有找出对方留下的痕迹,必然是有一位极为擅长追踪与反追踪的强者替其善后,然而无忧山方面传回来的消息是坚决否认。
这当然不是一个好消息,于是苦舟僧又再说了一句话。
“民间的风向很不错,都认为是秦国亏欠在先,以谢家为首的十余世家态度已经开始松动,入冬之前可以把事情给定下来。”
道休静静听完,忽然说道:“长乐庵那边已经传回来消息了。”
苦舟僧神情凝重问道:“是关于易水那位的吗?”
“王祭没有彻底回绝,提出了一个条件。”
道休仰起头,信手摘下一片叶子,淡然说道:“只要晨昏钟现世,那他就愿意站在我们这一边,否则还是百年前的中立。”
苦舟僧低声说道:“清净观那边暂时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道休沉默片刻,说道:“等吧。”
说完这句话,他的目光落在那片银杏叶的纹路上,神情是若有所思。
苦舟僧在旁低头沉默。
长时间的安静。
道休指尖醒过神来,丢下那片叶子,问道:“都准备好了?”
“是的。”
苦舟僧的头埋得更低了。
“那就走吧。”
道休的声音很平静,绕过银杏树,往前方走去。
那里坐落着一片塔林。
石塔里供奉着的自然都是慈航寺历代高僧的骨灰。
步入塔林瞬间,有经声仿若自虚无中生出,徘徊于秋风中不愿散开,淡去幽寂。
越往中心的位置靠近,诵经声愈发清晰,带来宁静平和之意。
道休止步,抬头望向前方。
在塔林的半空中静悬着一面镜子。
天光流转之间,映照出镜面上的诸多裂纹,淡不可见。
这就是禅宗至宝缘灭镜。
道休要做的事情十分简单。
以缘灭镜,为慈航寺寻求一个答案。
比如那位天命教新教主的踪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