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真相(1) (第2/3页)
浩的这种行为,楚凌是能理解的,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对自己,看法是不一样的。
那就是天一般的存在。
如果他出现任何意外,哪怕是受一些伤势,楚凌都不用多想,这些人势必会发疯一般的将威胁到他的群体全部干掉。
这种情感可以有,但却不能影响到大局。
楚凌为何要给予他们更重职责,还有对应的奖赏,除了以此激励他们外,还有一点,是要叫他们精神断奶!!
在过去,他们抱团取暖,楚凌是不介意的,毕竟在那年纪下,经历天塌般的事情,这不是说恢复就能恢复的。
更何况他们汇聚上林苑时,自己在朝没有掌握实权,说不定就会有什么意外发生,楚凌也需要他们抱团取暖,以此直面可能发生的任何状况。
但现在不一样了。
局势造就他们,必须要成为单独的个体!!
倒不是说楚凌对他们有所忌惮了,楚凌的心胸还没有狭隘到这种地步,实则是随着他们的崛起,已然让明里暗里的视线盯着他们了。
如果他们对什么都有所依赖,没有自己的判断,见解,想法的话,那不管是在政坛,亦或是在军中,避免不了要被人利用。
这都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楚凌可不希望这种事发生。
大局是会杀人的。
随着掌权的深入,楚凌必须面对一个事实,即暗地里的交锋与博弈会愈演愈烈,楚凌不可能一方面树立规矩,一方面破坏规矩,这样的割裂与拉扯,会叫社稷变得扭曲,一旦出现这种境遇,大虞势必会出大问题。
所以楚凌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引导黄龙、臧浩他们有所转变,他们将担负更多职责,这其中就包括父亲这一角色,如果这些做不好的话,说不定到什么时候,就会被别有用心之辈利用。
“据查,安和县户房典吏任峻彦,并非是安和县籍人士,其是在太宗朝后期,才迁至安和县的。”
在楚凌的注视下,臧浩将查到的如实禀道,“臣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命人暗中摸查任峻彦的籍贯,可令臣感到惊疑的,是经手此事的人,最后都离奇死了。”
嗯?
听到这话,徐云、李忠、师明一行无不露出惊诧之色,尤其是李忠他们,对锦衣卫的手段,那是很清楚的。
能查到任峻彦并非安和县籍人士,这必然是下了很大功夫。
“因为这件事,臣又安排人手去查别的。”
见天子不言,臧浩继续道:“经过有司的分析辨别,有两条线索,是臣觉得可信度比较高的。”
“一个,是任峻彦是学子,且通过了道试,但不知是何缘故,任峻彦没有参加后续的科贡选拔。”
“一个,是任峻彦是娈童,跟现任京畿道长史有关系,而林凡升任此职前,是所属一府主官,在任风评是不错的,甚至在离开时,所在府民对其颇为不舍,还……”
“娈童?”
徐云表情怪异的看向臧浩。
“是的,皇后娘娘。”
臧浩低首应道。
“真是有趣。”
楚凌似笑非笑,“一个是身份不详的县下典吏,一个是权势不小的道上长史,这都能有所牵扯。”
“关键是这个县下典吏,居然能逼着朕的门生,要用这种阳谋,艰难改变安和县现状的同时,寻求外部的力量。”
“有趣,有趣。”
“别告诉朕,这个叫林凡的京畿道长史,表面是受京畿道刺史的举荐,实则背地里却跟朝中有所联系吧?”
“是的陛下。”
臧浩言简意赅道。
楚凌的眸中掠过一道杀意。
在过去,为了掌权,为了聚势,他的目光及精力,全都聚焦到了中枢有司,还有地方高层之中。
对于道以下的府县,那多是因为掀起的大案,拔出萝卜带出泥,将一批贪官污吏,还有魑魅魍魉给法办了。
为何楚凌对于改革,表现得比谁都要谨慎。
根子就在于此。
他知道大虞的统治阶层,是处于相对完善的建制下,这套建制能够保持运转效率,以此构成自上而下的统治。
但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