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相(2) (第2/3页)
“陛下,臣怀疑跟在都宗藩有很大关系!”臧浩没有任何迟疑,立时便将心中的判断讲明。
“且,臣觉得这还仅是明面上的,在私底下,这个林凡应是投效的另有群体,不然关于他的种种,不可能被遮掩的如此之好!!”
一言激起千层浪。
徐云、李忠、师明他们脸色微变的看向臧浩,跟在都宗藩有很大关系,这意味着被严密看管的宗藩之中,有人在私底下将触角伸出虞都了?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的,是这个林凡,最初能够立稳脚跟,就是跟宗藩有勾结,只不过因为一些事,导致这条线断掉了,现在又主动勾搭到一起。
这意味着这个林凡藏有大秘密!!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太过触目惊心了!!
“你觉得,在大虞境内除了凤羽司等敌对渗透势力外,是否存有一个或多个不被任何人知晓,哪怕是中枢层面的反虞势力?”
楚凌突然向前探身,双眸盯着臧浩,声音低沉却似寒刃般刺入在场每个人心中,“他们想要的,不是简单的颠覆政权,而是让皇族自相残杀,追随皇族的群体遭到打击,在这期间还能达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目的?”
臧浩呼吸一滞,额角渗出冷汗,未敢立即作答。
至于徐云、李忠、师明他们彻底惊住了。
“朕一直有种说不清的感觉。”
对于这些,楚凌没有在意,而是对臧浩讲述着,“在看不到的地方,似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操控,在推动,至于是否存在,没有直接的证据,朕也不好轻断,可有一点,朕觉得朕的怀疑是没有错的,那就是皇兄的骤崩!”
关于宣宗纯皇帝骤崩一事,这在大虞中枢是处在禁忌状态下的,谁都不能触碰,谁都不敢深究。
楚凌不提及此事,是因为他是被仓促选出来的嗣皇帝,又很仓促的克继大统的,那个时候对他而言,保命是最重要的,而在得到了太皇太后的青睐,又发生了逆藩叛乱,由此引发一个大的动荡,他需要做的,不是去查这个事情,而是要如何确保巩固自身位置,暗中增扩势力。
在他苦等的机会来了,楚凌要直面的,是朝中的各项事务与盘根错节的势力,甚至到后续,楚凌还要直面敌对势力,楚凌即便有想法,但他的主要精力还是在这些上,更别提楚凌还要给大虞勾勒一个宏伟蓝图,只有这个做好了,他才能有针对性的,凝聚一切可凝聚的力量来推动改革,以此增强他的皇权统治。
当然,楚凌不查这些还情有可原,因为局势不允许嘛,但三后都是能查此事的,可这也是表面看到的。
站在孙黎的角度,她贵为太皇太后,她最看重的嫡孙死了,大虞遭遇了开国以来,最惊世骇俗的事情。
她需要做的是什么?
是稳住大局,是考察后继之君,是确保大虞国祚不会倾覆掉,这对于数十年如一日,没有干涉过朝政,一心都扑在后宫,扑在皇族的孙黎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她必须在悲痛与职责之间找到平衡,可是这背后的痛苦与压力又有谁知晓?
站在徐贞的角度,她身为皇太后,她能倚仗的儿子死了,还是唯一的儿子,而短暂空缺的皇位,最后叫一个跟她没有血缘关系,仅是有礼法关系的人继承了,那她肯定要设法掌握权柄,这样她才能确保后半生无忧。
至于王琇,是皇后不假,但她没有诞下皇嗣,其父是在朝占据要位,但其头上还有一堆人压着,更别提在后宫这边,她同样是最低的存在,夹在太皇太后与皇太后之间,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下,她要是大张旗鼓的去查什么,这会对朝局引发何等动荡,这是谁都说不好的事情。
至于暗中调查,一个在过去仅管着后宫,在前朝没有任何势力的皇后,又能倚仗谁去查这些呢?
她若真的贸然动作,不仅查不出真相,反会沦为权力博弈的牺牲品。因此,纵有千般疑虑,也只能深埋于心,静待时机。
这就是政治的残酷。
真相被掩埋,不是因为无人知晓,而是因为每个人都背负着无法言说的重担。孙黎要护国本,徐贞求权位自保,王琇则如履薄冰,唯恐一步踏空便万劫不复。三人皆有动机彻查先帝之死,却也都被现实牢牢束缚。权力的棋盘上,情感与真相往往最先被牺牲。
“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