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唯美女和美食不能辜负 (第2/3页)
吧李加一,到我办公室坐坐,随便说点事情。”
“好的吴厂长。”
李加一知道,这是说他待遇和奖励的事情,这个当然不可能在外面说。
第五轧钢厂冷库这边的人并不多,如果全部卸完,估计会需要不少时间。
不过这对于李加一来说真的无所谓,反正他今天又没有打算上学。
足足有一天的时间,只是给两个工厂送肉而已,可以说时间很充足。
来到吴厂长办公室,吴厂长连忙说道:“快请坐。”
“谢谢。”
然后吴厂长拿出两个搪瓷缸子,亲自泡了两搪瓷缸子茶端过来。
“先喝点茶。”
“嗯!”
李加一把搪瓷缸子端起来,吹了吹茶叶末,喝了一口放下。
“那个加一啊!我这样叫你行不行?”
“当然可以。”
“嗯!加一啊!不知道老乔有没有给你说我这边给的条件?”
李加一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说道:“说了一点,但没有细说。”
“既然老乔没有说清楚,那我就跟你详细的说一下,你在我们第五轧钢厂是临时工待遇。”
“你也知道,这个是没办法的事情,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拥有几个正式工作。”
“嗯!这个我明白。”李加一点了点头。
“不过你除了这个临时工待遇,别的待遇跟我们厂计划外采购员一样。”
“吴厂长,不知道咱们厂计划外采购员是什么待遇?”
“咱们厂计划外采购员的待遇是每个月六块钱的饭补和六块钱的车补。”
饭补和车补这个很正常,因为采购员下乡,不可能在厂里吃完饭。
而在外面吃饭,可是要钱的,虽然说在厂里吃同样钱,但绝对不了那么多。
至于说车补,这个是有时候采购员需要坐车下乡,虽然说厂里给计划外采购员配的有自行车。
但很多采购员不一样骑自行车下乡,第一是危险,这个很好理解。
现在到处都缺物资,你骑辆自行车,又带着采购的物资,不危险就怪了。
第二就是骑自行车下乡很累,近的地方还行,可是近的地方根本就采购不到什么地方。
想要采购到物资,那就看谁跑的远,这种情况下,当然是坐车最方便。
“吴厂长,咱们厂的采购员任务是多少?”
“每人每月三百块钱的任务,三百块钱完成以后,就属于超额完成,奖励机制就会启动。”
“噢!这个奖励机制这么说?”
“每超一百块钱,厂里就会奖励一块钱和同等价值的票据。”
听到吴厂长这么说,李加一眼睛一亮,果然和乔厂长说的一样。
钱他不缺,这个一块钱的奖励对他来说没什么吸引力,但同等价值的票据有吸引力啊!
要知道任何票据都是有价值的,而且这个价值是按照鸽子市的价格算。
比如自行车票,手表票,缝纫机票和收音机票。
甚至包括电视机票,只不过这玩意就不要想了,像第五轧钢厂这样的单位,根本不可能有这玩意。
不要说第五轧钢厂,就算是毛纺厂都没有电视机票,就目前来说,能拿到电视机票的人,最起码也是厅级。
要知道这个时候,整个帝都都没有多少台电视机。
主要是现在国内的电视机刚进入起步阶段,想很容易就弄到电视机票,最起码也需要十年以上。
比如说乔厂长吧!他家里有一台电视机,但那台电视机是他上面的一位换了一台稍微大点的,就把换下来的九寸电视机给他了。
“任务是三百块钱,那我今天超了多少?”李加一掐着手指算了一下。
一万九千七啊!他可以拿到一百九十七块钱,另外还有价值一百九十七块钱的票据。
不要以为每个月三百块钱的任务太低,说实话,这已经很高了。
一只鸡按一块五算,三百块钱就要采购到两百只鸡。
鸡蛋一个五分钱,三百块钱要采购六千个鸡蛋。
这要是采购猪肉的话,三百块钱,最起码要采购两头二百斤重的猪回来。
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采购员完不成任务的原因。
不是每个村子都跟李家村一样,别的村子都是集体,他们是不会把东西卖给这些厂里的采购员。
因为每个村子都有任务,他们养的东西,也都是属于集体,要卖给收购点。
这些工厂的采购员,只能从老百姓手里收一些。
而老百姓都是偷着养点鸡鸭什么的,本来养的就不是很多。
集体就是这样。
这么说吧!如果帝都周边所有的村子都跟李家村一样,猪牛羊鸡鸭鹅都是老百姓自己家养,不要说每个月三百块钱的任务,就算是三千块钱的任务都能完成。
但这是不可能的。“你这次送过来两万斤,如果这个月再送一次更好。”吴厂长微笑着说道。
“送是没问题啊!就是怕到时候厂长您没有那么多票给我。”
当然,李加一这话是开玩笑,第五轧钢厂虽然不大,但要说拿不出价值几百块钱的票,不是开玩笑是什么。
别说几百块钱的票,就算是几千块钱的票,对第五轧钢厂来说又算什么。
“哈哈哈,这个你放心,不管你要什么票我到时候都给你弄来。”
“好,就这么定了,两个星期后我再送过来一趟,噢!对了,吴厂长,我什么时候可以领工资和奖励啊?”
“当然是发工资的时候啊!每个月二十八号发工资,到时候你可以直接过来领。”
“二十八号啊!那如果我过不来怎么办?”
“没关系,只要是过了发工资的日子,你随时可以过来领,我会跟财务说一声。”
“那感情好。”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李加一的身份是临时工,每个月的工资只有十五块钱,加上饭补和车补,一个月是二十七。
这对他来说都是白得的,就算是就算是没有这些,他不还是一样该吃吃该喝喝。
要说收获最大的,应该就是奖励机制了,超额就有百分之一的钱和同等价值的票据啊!
如果把票据算成钱的话,那就是百分之二,这个工资实在是太高了。
可惜也只有他一个人是这样,别人想完成任务都难,更不要说超额完成。
每个人如果都能超额完成任务,估计采购科都被人踢断门槛了。
而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到采购科上班,确切的说是没有人想干计划外采购员。
像毛纺厂,三科的采购员,都想方设法进入一科和二科。
毛纺厂的采购一科,是专门负责采购原材料,就是毛纺厂生产需要的那些原材料。
二科负责采购物资,这个包括的就多了,比如说机器设备,劳保用品,以及计划内物资等等。
只有三科人数最少,而且是负责采购计划外物资。
不但如此,三科的人流动性也是最大的,要知道连续三个月不能完成任务就要降级,如果连续六个月不能完成任务,就要离开三科。
到时候就从采购员变成车间工人。
两个人又聊了一会,感觉到时间差不多了,李加一站起来说道:“厂长,如果没什么事的话,我就先走,一会还有别的事。”
“你不留下来吃顿饭?”
“不用了厂长。”
“那好吧!等有时间咱们再聊,到时候我让食堂炒几个菜。”
“行。”
李加一很爽快就答应了,对于李加一来说,唯有美食和美女不能辜负。
等李加一来到冷库这里的时候,肉已经全部卸完,并且过了秤。
负责人也把票给他开好,接过来看了看,数量并没有错。
他就开着卡车离开了这里,刚才已经从吴厂长那里打听到了财务科在什么地方,所以他直接就过来了。
“咚咚咚。”李加一上去敲了敲门。
“进来。”
李加一推开门进去,这里是一大一小两间办公室。
大间都是财务科普通工作人员办公,小间是科长和副科长的办公室。
“请问您有什么事?”一名工作人员看到他进来就问道。
“我来拿钱。”
“拿钱?”
“是的。”李加一把冷库负责人开的票递了过去。
这名工作人员接过去看了看,连忙说道:“不好意思,您跟我来。”
“嗯!”
这名工作人员带着李加一来到小间这里,说道:“科长,这位同志过来领钱,但数额太大,需要您亲自办理。”
“噢!给我看看。”
工作人员连忙把单子递了过去,科长只看了一眼,连忙站起来说道:“哎呀!您就是厂长说的李加一同志吧?”
“是我。”
“您好您好!快请坐。”
“不用坐了,我一会还有别的事。”
“那行,既然这样我就不耽误您了,我这就给您办理。”
“谢谢!”
“您客气。”
开玩笑,一下子给厂里送了两万斤肉,而且吴厂长还亲自打电话过来交代自己,他怎么敢怠慢。
事情办的很顺利,前后不到十分钟,李加一就拿到了钱。
他也没数,因为这些钱都没有开封,所以基本上也不会少。
把钱装进书包里,跟这位科长告了个别,李加一就从财务科离开了。
上了车以后,李加一看了一眼手表,才刚十点,所以他也没有停留,直接走长安街穿过帝都。
这个年代的长安街并没有禁止货车通行,甚至说都没有人管你从哪走。
十一点左右,李加一把卡车开到离红冶钢铁厂两三公里的地方。
别看这里只有一家钢铁厂,但这里看上去跟一个城镇差不多。
也是,红冶钢铁厂虽然只有八九千人,但加上家属什么的,最起码有几万人。
说是一个城镇也没有错,是的,这里的职工都住在钢铁厂周围。
主要是上班近,这要是住在城里,就算是有自行车,也要提前两个小时出发吧!
要知道从城里到这里的路可不是很好啊!不说坑坑洼洼,也差不了多少。
不过看到有火车轨道他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这里运输都是用那种小火车,所以路差点也没有什么,反正运输又用不上这路。
这个年代有很多这种小火车,轨道特别窄,专门用来运输原材料和物资。
就算是在后世,有一些城市和地方还有保留,帝都这个地方,也就门头沟那边还有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