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年代:传奇之路 > 第三百四十章 李加一的排面,扩编,名额

第三百四十章 李加一的排面,扩编,名额

    第三百四十章 李加一的排面,扩编,名额 (第2/3页)

少钱。”老爷子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不是没有显摆的意思。

    不过他们非要回来的原因,也确实因为这个。

    这半个来月,李加一带他们出去玩,出去吃,的钱确实有好几百。

    要知道去的可都是一些大饭店啊!吃饭都是死贵死贵的。

    其实很正常,这个时候,不需要票就可以吃的饭店,就没有便宜的,要知道整个帝都也只有十几家这样的饭店啊!

    李加一带爷爷奶奶出去吃饭,当然是吃最好的啊!就连老莫都去了一趟。

    可想而知了多少钱,这也是让爷爷奶奶非要回来的原因。

    “老根叔这以后可享福了,而且孙子还有本事。”一名年龄和老爷子差不多的妇女说道。

    “那是,老根叔和婶子一看就是有福的人。”另外一名妇女说道。

    “对了婶子,加一怎么没有送你们回来啊?”

    老太太微笑着说道:“要送的,但我们没有同意,加一现在还在上学,因为陪我们两个,已经请了很长时间的假了。”

    “对啊!加一还在上学呢!”

    然后老太太拿出一些大白兔奶,给每个人都分了几颗。

    “婶子,这次去城里,有没有好好逛逛?”一名妇女问道。

    “都逛了,还拍了很多的照片。”

    “噢!是吗!来让我们看看。”

    “行。”老太太说完把一个包打开,里面全部都是照片。

    看到这么多照片,这些妇女一个个都惊讶的说不出话。

    “婶子,这么多照片,这要多少钱啊?”

    “这些不钱,我大孙子有照相机,都是自己照的。”老太太笑着说道。

    其实这个年代洗照片可不便宜,一张照片就要五毛钱,李加一是担心爷爷奶奶怕钱,才说这些不要钱。

    相机和胶卷他不缺,但洗照片还是要找人洗的。

    “这……这得有好几百张吧?”

    “是的,一共有六百多张。”

    就这六百多张,还是经过挑选的,要不然会更多,有一些拍的不是很好的,李加一就没有要。

    “哎呀!咱们一个村里,一辈子都没有拍过这么多照片吧!”

    老爷子和六爷爷在旁边抽着烟聊天,六爷爷忽然拍了拍老爷子的肩膀说道:“没想到啊!咱们村里最先享福的是你。”

    “六哥,你也不是一样。”

    “哈哈哈,对对对。”

    要知道他虽然无儿无女,但小一辈对他都很孝顺,可以说现在已经过上了养老生活。

    而他每天只需要赶着牛车往返公社一趟,不说吃不完用不完,也差不多。

    不但如此,逢年过节,李加一同样会有一份孝敬送上。

    这也是老爷子说他不是一样,他大笑的原因。

    要知道整个村里,能让李加一送上孝敬的,除了李老根一家,他是唯一的一个。

    “这臭小子以前还坐我的牛车,现在自己有车了,连我的牛车都不坐了。”

    “那是因为你的牛车太慢。”

    “也对。”

    李加一这边,又了两天的时间,终于把几个厂长的物资给送完了。

    整个四月也过去了。

    时间来到了五月,今年的劳动节就放了一天假,因为很多工厂都在扩大。

    现在正是忙的时候,放一天假,也没有办法回老家。

    首先扩大的一批工厂,就有毛纺厂,第三轧钢厂,第五轧钢厂,红冶钢铁厂,以及机修厂。

    面包厂并不在第一批扩大的名单内,主要是因为三年困难时期刚过,面包厂就已经扩大一次。

    虽然如此,面包厂扩大也是必然的,只不过不是第一批而已。

    毛纺厂要扩大到两万人,而毛纺厂现在有一万六千人左右,也就是说,还有招收四千人左右。

    与此同时,毛纺厂的级别也提了半级,达到副部级企业单位。

    直属工业部,是目前帝都唯一一家副部级企业单位。

    红冶钢铁厂扩大到一万两千人,目前有职工八千多人,差不多要招收三千多人。

    同样的,红冶钢铁厂也提了半级,达到正厅级企业单位。

    第三轧钢厂,第五轧钢厂,从原来的五千人左右,扩大到七千人。

    级别不变,还是正处级企业单位。

    机修厂也从一千多人,扩大到三千人,同样的,级别不变,还是正处级企业单位。

    而李加一这一圈下来,手里多了四十个工作名额。

    其中三十个是进厂名额,十个正式工名额。

    至于说什么是进厂名额,就是可以不参加考核,直接进厂,但要从学徒工干起。

    正式工名额就比较好理解了,那就是进了厂就是正式工。

    正式工是正式工,但跟有等级的职工没办法比,因为正式工的工资只有二十七块五,而一个有等级的职工,哪怕是最低的一级工,一个月也有三十三块钱。

    因为帝都这个地方属于六类地区,一级工的工资起步就是三十三。

    当然,这四十个名额可不是一个厂的,毛纺厂有十五个,五个正式工名额,十个进厂名额。

    红冶钢铁厂给了十个进厂名额,没有给正式工名额。

    不是不给,而是李加一没要,因为红冶钢铁厂离城太远。

    第三和第五轧钢厂分别给了五个进厂名额和一个正式工名额。

    机修厂没有给进厂名额,但给了三个正式工名额,可以说已经很地道了。再说了,这些名额并不是李加一要的,而是人家主动给的。

    也算是变相的给李加一好处吧!要知道名额就代表着钱啊!

    现在一个工作名额可是很值钱的,哪怕只是一个进厂名额,都能卖六七百块钱。

    像毛纺厂这样的大厂,就算是一千都有人抢着要,包括红冶钢铁厂还有第三第五轧钢厂也是一样。

    哪怕是机修厂都是如此,要知道机修厂也是正处级单位啊!

    正处级,在帝都这个地方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如果放在外面,那可就是一县之长啊!

    同样的,李爱民也升职了,变相的升职,而且是自动升的。

    虽然他现在还是仓储科副科长,但他的级别却是正科级。

    甚至说整个毛纺厂的头头脑脑都是一样,全部提升了半级。

    不如后勤处的王副处长,虽然现在还是副厂长,但实际上已经是正处级。

    就连各个食堂的主任,也从原来的股级,变成了现在的副科级。

    不过这个副科级是真正的副科,不像李爱民这种挂着副科级,实际上是正科。

    这是因为仓储科科长,人家现在是副处级啊!人家副处级都挂着科长的头衔,你一个副科长还想怎么样。

    还有就是后勤处处长,人家本来就是副厅级,现在整体升级,人家现在已经是正厅级,还不是挂着后勤处处长的职务。

    要知道职务并不代表什么,级别才是一切。

    部委的一些科室,很多科长都是正处级,甚至一些重要科室,科长的级别更高。

    要说最吃亏的就是李加一这种没有职务的人了,因为没有职务,所以就没办法提级,他现在还是行政二十二级。

    不过他倒是无所谓,他要想提升级别很容易。

    而且因为他还没有正式入职,他现在的级别已经到头,就算是想提也没有办法。

    还没有正式入职,就已经是行政二十二级,相当于大学生转正。

    这让那些辛辛苦苦读完大学的大学生作何感想,要知道他们毕业以后,还要工作一年才能达到这个级别啊!

    当天晚上,李加一刚到家,就被家里人给围着了。

    “爸妈,你们这是?”李加一疑惑的问道。

    “儿子,你手里的名额有什么打算?”李爱民问道。

    “呃!爸,您怎么知道我手里有名额?”李加一惊讶的问道。

    要知道这个名额是今天才给的,他还没有对任何人说。

    “这有什么奇怪的,你爸还分到两个进厂名额呢!你怎么可能没有!”叶欣说道。

    听到叶欣这么说,李加一还没有怎么着呢!李爱民摸了摸鼻子说道:“别这么说。”

    他这个样子,看上去要多尴尬有多尴尬。

    这时候叶欣也发现自己好像说错了话,什么叫你爸都有,你怎么可能没有。

    这样说,是不是代表儿子比老子强太多啊!

    “爸,您是怎么打算的?”李加一看着李爱民问道。

    “是这样的,我打算把手里的名额给村里。”

    李加一想了想说道:“可以,刚好大伯要当大队长,可以提升大伯的威望。”

    “对了儿子,你手里有几个名额?”李爱民问道。

    李加一没有说话,而是伸出四根手指头。

    “四个啊!那比你爸强多了,他一个正科级,也才分了两个而已。”

    “妈,不是四个,是四十个。”

    “多……多少?”

    “四十个,三十个进厂名额,十个正式工名额。”

    “噗!儿子,你怎么有那么多?就算是厂长也不可能分到这么多吧?”

    听到李爱民这么说,李加一撇了撇嘴说道:“您想多了。”

    开玩笑,还厂长都没有这么多名额,厂长手里的名额不知道比这多多少。

    他现在的名额是厂里给他的,如果他去找厂长要,估计再有个十个八个都没问题。

    当然,这是他去要的情况下,而他并不打算去要,因为他手里的名额已经足够,要那么多名额干什么。

    “那儿子你是打算把这些名额都给村里吗?”

    “爸,这些名额留下两个正式工,一个给嫂子,让嫂子给她妹妹。”

    孙庆梅今年也十六了,自从孙庆敏嫁给李程前以后,孙家就没有正式工作的人了。

    这个名额给他家,刚好算是弥补一下,而且进厂就是正式工。

    “那另外一个呢?”

    “另外一个给郑昌丰吧!他今年也十七岁了,给了这个名额,我对他们家的帮助也算是结束了。”

    郑昌丰就是郑昌荣的弟弟,也是徐寡妇的二儿子。

    “好吧!”

    “那剩下的……”

    “都给村里吧!不过明的只给三十二个进厂名额,至于八个正式工名额,就交给我大伯吧!让他来做决定。”

    虽然说村里都姓李,但也有远近啊!这正式工名额,肯定是在门里出啊!

    不过也有个前提,那就是这拿到正式工名额的人,必须要有一定的学历。

    虽然说这正式工名额不是办事员编制,但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