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我站队韩韩 (第3/3页)
我了,没有任何一个投资人兼导演会允许他电影的女主角决定权落于他人之手~”
张国利笑眯眯的在旁边听着,心里却在暗自腹诽:“你是没说,但当时你们搞出那么大的动静,我只要不傻,都知道该怎么选吧?”
但这只是心里所想,嘴上肯定不能说。
记者们采访他,他也只是说:“圆圆是文艺片出道,主演的《青红》还拿下了戛纳金棕榈,她本身就很红的,气质又好,程龙的《宝贝计划》她也是女主之一,我想不出拒绝的理由……”
花花轿子人人抬,女二被他说成了女主之一,这就是讲话的艺术。
张国利抬高高媛媛,也是给自己的电影贴金。
大美媛此时一副都市丽人的打扮,光是站在那里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也和《搜索》里的形象一致。
说起来,走时尚风路线还是张辰建议的。
以前她的作品都偏文艺,《青红》《爱情麻辣烫》,形象都是青涩懵懂那种,完全发挥不出她的美。
换了时尚风以后,立马成为颜值顶流,大美媛这个绰号就是那个时候出现的。
……
第二天,张国利买了一大堆报纸,总算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了‘搜索’两个字。
【《搜索》发布会,张辰呼吁韩韩去纪检委实名举报学术腐败~】
这他么,就有点尴尬~
昨天关于电影说了那么多,一个字都没报道,所有媒体聚焦的都是张辰对于韩白之争表现出来的态度。
尤其是实名向纪检委举报,这让他们想起了之前他硬钢媒体那次。
那次张辰也是建议冯小钢,实名向新闻出版总署举报。
他么的,人家和你比武,你跟人家决生死。
游戏不是这么玩的。
还好,翻了半天,总算有那么一两家还算有点良心。
一个报道了《搜索》改编自张辰被人肉搜索的亲身经历,另一个则提到了高圆圆,称高圆圆气质突变,美艳不可方物。
张国利严重怀疑这则新闻是高媛媛自己塞钱买的通告。
网络上再次热闹了。
张辰表态,还建议实名举报,这无疑又是一个大瓜。
韩韩那边也马上跟进,立马就发博客表态,自己已经收到张辰的提醒,并且思考之后,决定照做。
然后,一张他拿着纪检委受执单的照片放到了博客上。
这下炸了~
真的举报了,而且受理了。
这太刺激了~
事情发展到现在,大部分的网民其实是倾向于韩韩的。
首先,韩韩代表草根,是弱势群体。
其次,韩韩提出的三个问题,白叶全部不敢正面作答。
光是这一点就够大家站队的了。
民众并不傻,你连正面回答的勇气都没有,那你指定有问题。
韩白之争,喧嚣尘上。
张国利见正儿八经的不行,干脆走起了旁门左道。
随着韩白之争热度持续走高,他开始买水军在相关的帖子下面留言:
【兄弟们,问一下,张辰什么时候说的建议韩韩实名举报,我怎么搜不到想关的视频呢?】
【哥们,你搜一下关键字,#《搜索》发布会#就好了】
【《搜索》是什么?】
【是一部电影~】
反正不管用什么样的办法,张国利一定要让《搜索》和韩白之争产生联系。
效果还真的有。
《搜索》的首日票房成绩是420万,和他同期上映的《落叶归根》则是470万,比《搜索》稍微强一点。
这样的成绩在星辰娱乐看起来就很差了,但其实和同维度的其他电影公司出品的作品相比,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至少张国利就很乐呵。
冯小钢退出,他独自拿下太和民众后,《搜索》算是第一部作品。
他急需打响名号。
《搜索》首周末1000多万,总票房大概在2700万-3500万之间。
已经非常不错了。
星辰娱乐是因为吃惯了大鱼大肉,所以3000多万的小虾米已经有些看不上眼了。
但放到其他公司,过2000万就是不错的成绩了。
原始空,《石头》才2000多万的票房就差点被吹上天。
至于张辰,他本来就对这两部电影没有太高的期望,只要不赔钱就可以了。
华夏电影需要类型片,他一个人也不可能支撑起华夏电影来,最好的当然是百花齐放。
只要拍电影能挣钱,就会有人不断的尝试下去,这样行业才能得到发展。
有好消息就有坏消息。
坏消息是——盗版出现了。
自从星辰娱乐成名后,他的作品就成了重灾区。
哪怕仿照张卫平那样,一对一盯梢,效果都非常有限。
盗版公司的盗版手段越来越高明,上演各种狸猫换太子。
关于这点,真的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大概只有等到数字电影完全普及之后,才会得到大幅度的改观。
……
任何电影上映后,媒体关心的重点都会从故事本身变成票房数字,商业片尤其如此。
《搜索》《落叶归根》就是这样。
付老师挺满意《落叶归根》的票房的,首周末1900万。
本山大叔也挺满意,这已经是他参演所有电影作品里成绩最好的了。
为了这部片子,他搭进去不少人情,找了不少朋友来客串,总算没有白费。
主要是口碑好。
媒体大多数都是好评,没有小品的浮夸和喧闹,轻喜剧的形式保证了受众。
其实这种题材很难拍。
你想啊,一个送工友遗体回家的故事,还是改变自真实事件。
做成喜剧,有不尊重死者的意思。
不做成喜剧,就会很闷。
所以轻喜剧是最好的形式,整体是正剧,中间掺杂一些笑料让电影不那么沉重,最后完成主题。
没什么剧烈的冲突,就是讲一个故事。
“原以为会是部很闷的片子,但其实水准在我预料之上……”
“可以一看的片子……”
“赵本山的表演成为本片的点睛之笔……”
媒体的评价趋于正面,本山大叔也第一次在电影领域证明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