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76章 水军校阅

第76章 水军校阅

    第76章 水军校阅 (第3/3页)

声应道:“臣谨遵圣训!”

    陆逊也在船上躬身相送。

    既是演武,就要贴近实战,陆逊这个水军主帅本人也要在船队中指挥,码头旁筑起的观礼台上并无他的位子。

    而陆逊看着皇帝走远,自己也要走回楼船最上一层,顺着楼梯缓缓登高的时候,陆逊心中也是颇多感慨。

    水军最重操典,如何进攻、如何撤退、如何变阵、如何操船、如何停泊、如何警戒、如何夜战……都有一系列复杂的流程制度,陆逊亲自与枢密院将其研究了出来,绝非凭借勇力蛮干。

    自然而然,水军中的许多领兵之人并非纯粹从行伍中拔擢出来,许多都是地方上考核有益的年轻官吏转来,也有王濬这种天子门生、从太学郎转任的,还有许多中军出身、谯沛籍贯的基层武官。

    换句话说,水军对大魏、对朝廷、对中枢的忠诚程度是要比外军、州郡兵高一个层级的,与中军不相上下。

    陆逊想到了此前孙权给自己写信、劝自己领五万水军再投吴国、割据称霸的时候。陆逊看了孙权书信,只觉滑稽可笑。

    大魏水军如此,岂是吴国那种部曲制度可以比拟的?

    船队临战,陆逊命他们奋勇争先、不惧生死,他们基本都会从命,一方面为朝廷尽忠,另一方面为自己搏一个封妻荫子的前程。

    可若是调转船头,命他们倒戈相向,又岂能成功?是那些籍贯谯沛的军官们会愿意将皇帝困在江南?还是从冀州、兖州、司隶选拔出来的官吏会如此做?还是太学出身之人会听从?

    别的不说,这般乱命在自己座舟司马王濬这里就发不出去!这等关键的武官人选,都是董昭与刘晔等人从枢密院中直接敲定的,岂能容陆逊本人挑选亲近来做?

    从侧面来说,这也是陆逊拘谨到了几分畏惧的原因之一。

    但当陆逊站到楼船高处,任江风吹过兜鍪的时候,这些许许多多的复杂情绪都被抛之脑后了。

    他在大魏仕官这么多年,若不相信陛下,还能信谁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