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摇摆不定 (第2/3页)
事。
山越的主要活动范围就在扬州,蒋济身为一州刺史自有平乱镇暴之职。虽然蒋济在扬州刺史任上有转运粮草后勤的功劳,但若是平定山越的过程中能立下一些定策之功,公爵的位子是不是就会更稳了些?
而对于毌丘俭来说,这种紧迫的情感就更甚了。皇帝将他在三十余岁的年纪拔擢为统兵一路的统帅之臣,但他近两个月来一直在扬州东侧打转。
丹徒是打下了,但这种磨磨蹭蹭的攻城和濡须、芜湖两处的雷霆之势相比,显得他软弱无能了许多。大将军手里不过一支武卫军,陛下可是将骁卫万人都给了你毌丘俭,还有什么好说的?
更何况,吴郡是根据大势半推半就劝降的,会稽郡刚拿下而又复叛,更别说还有胡质此前在丹徒城下被孙韶冲烂的事在……
客观而言,毌丘俭这一路的功劳确实微不足道。他立功少,驳的不仅是他自己的颜面,陛下将他飞速拔擢,若是影响陛下的威信事情就大了。
立功!
这是毌丘俭最急于要做的事情。
丹徒战后,吴国前将军、宗室孙韶身死,枢密院又将王凌的骁卫万人调往北面,连带着王凌还吃了挂落。他自己直领的五千中军骑兵也被调回了寿春,协助董昭镇压局势。
毌丘俭在吴县整理军势后,命虎牙将军夏侯献领五千骑兵弹压局势,兼统揽吴郡的一切军事。
毌丘俭本人带着平东将军曹肇、偏将军蒲忠的部属以及胡质所部的残兵,合计一万三千众,曹肇、蒲忠二人各自领兵五千,毌丘俭直领了其中的三千最精锐之部。
除了这些兵力,毌丘俭还将吴郡此前征发的六千兵力悉数带上,再加上丹徒破城后从中拣选的三千士卒,他的总兵力加起来也有了两万二千之数。
这依旧不是一个非常宽裕的兵力,但用来征山越当是足够了。山越此前被吴国镇压了多年,如今吴国势力尽散、就能胜过大魏了吗?
并无这般道理。
毌丘俭在三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