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侵吞吴军 (第1/3页)
营帐匆匆搭好,诸葛亮、孙登、诸葛瑾三人按照主客入坐。
当然,负责指挥此事的杨仪心思细腻,竟将帐中主客位置明显的布置改为了三角形一般,倒是显不出谁是主、谁是客了。
孙登压住了心底的不满,这不是发作的时机和场合,当下万万不能恶了这个唯一的盟友。
“陛下,”诸葛亮刚一开口,就直接的问出了最根本的问题:“外臣所领的汉军一共五万,从巫县到西陵沿途一共驻有一万兵,西陵左近还有四万。”
“不知陛下领了多少兵和民夫来此?”
孙登喉头微动,而后正色答道:“好让诸葛丞相知晓,朕从江陵率四万大军、十万民夫行军十日至此,共计十四万众,大小船只千余艘。”
“四万大军,十万民夫……”诸葛亮轻声重复了一遍,而后又问道:“外臣听诸葛大将军说,陛下现有六万兵在江陵,民夫约有十三、四万之数,剩下的两万兵和三、四万民夫又在何处?”
孙登直接答道:“乐乡处留了五千水军,枝江处留了一万兵留守……”
“江陵呢?”诸葛亮追问。
孙登微有不快,可还是耐着性子答道:“步司空在江陵统筹后事。”
“不知陛下是令步子山稍晚些来,还是让其在江陵随机应变?”诸葛亮再度追问。
孙登咬了咬嘴唇,勉力答道:“朕令步司空相机行事。”
“外臣明白了。”诸葛亮颔首几下,而后捋须不言。
与孙登这种年轻人交流,远比当年见孙权的时候简单的多。只是寥寥几语,诸葛亮就已经证实了此前的许多猜想,以及对孙登当下的操作有了明确的了解。
很明显,吴国内部的形势严峻到了极点,甚至已经崩溃,不然孙登不会执意将原本只需要走五天的路程延长到了十多日,并将十万民夫一并带来。这千余艘船上装的东西,想来定是江陵全部库存的粮草军资积蓄,也就是吴国最后的家底。
最为微妙的是步骘的安排。
孙登让步骘领五千人在江陵,而又没明说让步骘坚守,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