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退兵回防(本卷完) (第2/3页)
往还来不及扩大半点,长围之后的吴蜀联军皆如蜂拥一般齐上,往往于堵住缺口的时候还能乘势反击一二。
于诸葛亮、魏延、费祎等人来说,若是此战退了,则吴国必灭,困守益州的汉室也不能独存,这是一场涉及季汉生存与否的重要之战。
于孙登、步骘和近六万吴国士卒来说,他们或是籍贯江东、或是来自荆州、交州、扬州各地,在吴国两任皇帝孙权和孙登的号召下来到此处,同袍中死于魏军之手的不在少数,将领们久受孙氏大恩,与魏国亦是国仇家恨一般的情况,也皆是死战不退。
对吴蜀双方而言,这是一场最后战争,前后拉锯十余日,双方死伤均过了万人之数,但这段八里长的长围依旧完整无缺的掌握在了吴蜀联军的手里。
九月三十日,中军帐中。
曹睿右手持着一封绢帛,微微扬起,朝着帐中诸将、诸文臣展示了一二,从容说道:
“这是朕今日收到的战书,是诸葛亮给朕的第二封战书。诸葛亮依旧是让朕来攻,一副与朕要对耗到底的架势,自大军从江陵以来,步卒死伤接近两万。吴蜀联军存了死志,誓要在这里与朕对耗到底,但朕却不想在这里与他们对耗下去了。”
“诸卿,撤兵吧。”
“无论是从后勤和兵员来论,还是从战事本身来论,大军留在此处与蜀国和吴国残兵争夺一个西陵之地,对大魏都并非有益之事。大魏兵力稍稍后撤一些,交由重将防守江陵以西,当是最佳的处置方式。”
“此番伐吴,最先一路的满征南从去年十二月初自襄阳出兵,到今年一月朕亲自随军从寿春出征,至此已有近一年的时间了。”
“这一年之中,大军先定扬州、再克武汉、后取江陵。朕与诸卿从江陵向西陵进军的这两个月中,领军将军毌丘俭率两万军队已经将荆南之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尽数取得,用时不过四十日。荆南既定,交州也指日可下,此番伐吴之战虽然未能取全功,只留一个西陵未克,但朕已然满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