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40章 华夷之辩

第40章 华夷之辩

    第40章 华夷之辩 (第3/3页)

软垫上的一众学子见到郑称到来,纷纷行礼。

    郑称走到讲台上,面向众人,缓缓说道:“诸位,今日太学议论山越之事,学子们发言踊跃,各有思量,太学鼓励诸位学子慎思博行。”

    “不过,老夫要与诸位宣布一件重要之事。”

    “今日皇帝陛下从北宫移驾太学,前来与学子士子们一同议论。诸位,一同行礼。”

    郑称说话之时,曹睿也站起身来,朝着讲台的方向走去。而此刻台下的学子士子们闻得皇帝前来,眼神纷纷炽热了起来,随着郑称的指挥一齐下拜行礼:

    “学生拜见陛下!”

    曹睿站于讲台之上,风姿若神,气度超然,缓慢而又平和的说道:

    “诸位学子平身吧。”

    “谢陛下!”又是一阵齐声传来。

    曹睿目光朝着台下扫去,开口说道:“方才朕与王、崔两位侍中,以及扬州蒋刺史一道从北宫来此,已听了七位士子发言议论,各有见解,各有所长,朕甚嘉之。”

    “朕知晓,关于山越的议论是由丹阳太守夏侯太初的表文在洛中引起的。山越该不该视同大魏百姓,这是一则学术上的问题,也是朝廷所面对的一项行政问题。”

    “太和二年之时,朕亲征关西,朝廷自此归化羌人。太和四年朕北巡幽并,亲征辽东,乌桓、鲜卑、匈奴及营州属国自此归附。山越也好,其他诸胡、诸蛮、诸夷也罢,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个问题。”

    “何为华,何为夷。”

    “方才朕听了学子杜预之语,从南方州郡人口谈及山越之事。大魏肇立以来,大魏子民依旧以汉人相称,朝廷不曾更改。杜预,朕且问你,你以为汉人与蛮夷是泾渭分明、一成不变的么?”

    杜预站起身来,躬身一礼:“禀陛下,学生不甚知晓。但学生猜度,如前汉中行说一般由汉入胡者,还是当有的。”

    曹睿点了点头,朝着王雄的方向一指:“今日侍中王元伯随朕一同前来。王元伯曾任幽州刺史、凉州刺史,对大魏边境之事知之甚详。”

    “请王侍中言之。”

    “臣遵旨。”王雄走到讲台下方朝着曹睿恭敬一礼,而后转向学子们的方向朗声说道:“诸位学子,我曾于幽、凉二州为任。汉末战乱之时,凉州汉人多有遁回雍州、河南之事,亦有汉人迫于战乱入胡人部族中放牧谋生,幽州亦有许多此类之事。前汉后汉四百年间,汉人入胡放牧之时屡屡发生,胡人入汉耕种之事虽不多见,却也有过。”

    “汉人与蛮夷之间并非一成不变,可以互相转换。”

    说罢,王雄朝着曹睿拱手行礼。

    曹睿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方才王侍中说得不错。汉人与夷狄并非一成不变,太和四年时朕在碣石考究诸将学问,有一名为刘豹的匈奴将领,竟然能背出武帝诗选,一副并州太原口音,还请了太原王氏之人为师。”

    “朕要与诸位学子说的是,蛮夷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蛮夷则蛮夷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