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码头上的扫盲班 (第1/3页)
最热的天已经过去了,津门百姓的日子好过许多。
码头上数万劳力,不管天冷天热,都要干活。
头两个月热的时候,每天都有人中暑,好在码头上管事儿的让人熬了凉茶,每发现有中暑的,赶紧拉到凉荫底下刮痧。
饶是如此,在上个月还是死了一个人,此事还报到林泽那里,林泽也只能批示要求华北交通株式会社的港务公司多想办法,给工人们防暑降温。
这年头没有后世那么多手段,顶多在中午的时候空两个小时不干活,想更多的休息就不可能了,不是码头上不愿意,而是工人不愿意。
韩大刚就是码头工人,十来年前,乡下闹旱灾,吃不上饭,韩大刚跟着他爹到津门讨生活。
没过两年,他爹害了风寒,没钱抓药一命呜呼。
没办法,韩大刚一卷草席拖着他爹到城外乱葬岗,然后把全部家当拿到当铺当了,赁了车行的破车,当起一名洋车夫。
现在想起那段日子,韩大刚仍旧心有余悸。
那是多么破的洋车,多么苦的生活啊!
当时他年龄少,车又破,主顾都看不上,他只能学着拼命吆喝,别人要十大子儿跑一趟的,他就要八个,别人身子一探一探的假出力,他就咬着牙一口气跑到,遇上没有钱的穷苦人,他也愿意拉,到地方给买个草炉烧饼吃就算抵了车钱!
别看车破,漆面斑驳,喇叭不响,更别提电石灯了,可车份儿不便宜!
那家车行是混混袁老大一个弟子的产业,车份儿一天二十大子儿,没有赊欠的余地,今天敢欠车份儿,晚上就能把你包袱卷丢出去,再送你一顿老拳。
就这么着,韩大刚饥一顿饱一顿,总算长成了人,个子不算高,但身子骨倒是奇迹般的很结实。
有一天一个老车夫指点他,“孩子,你这样赁着破车跑,什么时候是个头呢?去扛大包去!看着你就有把子力气,扛大包不用等活儿,有一件算一件,扛个几年,攒钱做点小买卖,或者买辆自己的车,不然这世事恐怕不好混下去!”
韩大刚从没想过这些,经人一指点,才恍然反应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