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一章 堂会

第一章 堂会

    第一章 堂会 (第1/3页)

    民国二年,春分时节。

    草长莺飞,啾啾不息;惠风和畅,南来送暖。

    奉天城北,江家大宅落成,在原有的基础上,强并了左邻右舍、前街后店,破旧立新,盖起了二层洋房,不再有丝毫老宅的影子。

    青砖高墙,铁门重锁,气派倒是气派,只是稍欠通透。

    洋宅院内,咿咿呀呀,传来一阵戏曲声响,唱得当然还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门口的马车,一辆接着一辆,城里线上的老合,但凡有头有脸的,都纷纷赶来捧场。

    宾客们带着贺礼,备好红包,一下马车,便双手抱拳,高声道喜。

    “连横兄,宅子真不错,恭喜恭喜啊!”

    穿门进院,任由参观,唯独后院是一处禁地。

    但见前庭宽敞,没有影壁。墙根底下栽种的绿植,刚刚冒出嫩芽。有榆树,取“家有余钱”的彩头;有石榴树,取“多子多福”的寓意。

    石板路笔直通向大宅,沿路仰头看去,却是白砖垒砌,高门高窗,雕纹梁柱,缓步阳台。

    宅邸迎着三分春光,自是分外夺目。

    二楼书房的窗棂一角,红色帷幔轻轻摆动,旋即探出一张端庄、秀气的面庞。

    胡小妍俯瞰院子里的宾客、仆从和唱堂会的戏班,不由得微微皱起眉头。

    乔迁之喜,大操大办无可厚非,但这未免过于铺张浪费了。

    思忖了片刻,她又忽而低下头,把手放在小腹上,浅浅地微笑起来。

    “咚咚咚……”

    门外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奶奶,楼下可热闹了,老爷让你下去呢!”

    小花身穿一件靛青色上衣,衣摆处微微翘起来——孩子长大了。

    胡小妍不自觉地瞥一眼空荡荡的双腿,摇了摇头:“我不去。”

    小花走到红木书桌前,央求道:“奶奶,你下去看看吧!老爷说了,真没人敢笑话你,他今天心情好,伱陪他下去坐一会儿,该消气就消气了吧。”

    “不去。”胡小妍固执地回道,“说了别叫我奶奶,太显老了,叫嫂子。”

    小花抿抿嘴,小心翼翼地说:“嫂子,楼下这么多人来给咱道喜,你这当家大奶奶,要是不露个面,是不是……不太好啊!老爷也没面子啊!”

    “这倒也是。”胡小妍迟疑了片刻,却说,“小花,你去我屋,把那件淡蓝色的旗袍换上。”

    “干、干啥呀?”

    “替我在你道哥旁边坐着。”

    “啊?这、这能行吗?”小花本能地退却道。

    胡小妍满不在意:“有啥不行的?除了苏文棋和自家人,外头又没几个人见过我,去吧!”

    “我、我不敢……”

    “去!”

    胡小妍一声令下,吓得小花赶忙转身逃离。

    书房里又重新静了下来,胡小妍又冲窗外看了两眼,随后收起目光,看向桌案上的一沓报纸。

    《盛京时报》的头版头条上,刊登了一张照片——一个瘦削的中年男子,梳着三七分头,蓄着两撇八字胡,端坐在一张沙发上,看起来英姿勃发。

    尽管还不能完全读懂报纸,但凭借少数几个字样,胡小妍还是猜出了其中的大概意思。

    显然,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刺杀案。

    “宋……仁?”

    中间一个字,胡小妍不认得。

    她翻开报纸,又看到了另一条新闻——东三省官银号准备金不足,奉票无法兑银,行将倒闭。

    “官家的银号也能倒闭?”

    …………

    一连串儿的叫好声响起。

    宅院东侧,简易的戏台上,独留武生一人,正在甩膀子、卖力气。

    唱的是什么?

    验能耐的折子戏——《挑滑车》。

    却见台上那人,头上绑着帅盔,背上负着靠旗,四方步,高踢腿,把式不断,气息不乱。

    正唱到:“只见那番营蝼蚁似海潮,观不尽山头共荒郊;又只见将士纷纷一似乱绕,队伍中马嘶兵喧吵闹……”

    引得台下众人,目不转睛,心驰神往。

    正在此时,人群外围,一个身穿淡蓝色旗袍、戴着精巧首饰的妙龄女子,匆匆快步朝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