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六十七章 闷杀董家渡

第六十七章 闷杀董家渡

    第六十七章 闷杀董家渡 (第1/3页)

    时过午后,十六铺码头早已繁忙起来。

    黄浦江心百舸争流,渡口的码头工人迎来送往,岸边的小商小贩开张营生。

    沪上秋意渐浓,人人都显得有些臃肿。

    老牛换上一身粗布衣裳,含胸驼背,沿着江岸滩头,东张西望,走走停停,活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大老赶。

    穿过熙攘的人群,不多时,他的目光忽地一定,似乎发现了什么,随即小碎步紧倒腾地朝前赶去。

    只见不远处,一家茶肆附近,有个穿长衫的小寸头,手里拿把三弦儿,蹲坐在小板凳儿上,面前铺开一张报纸,搁两块土坷垃压着,这边调好了弦儿,那边饮一口茶水,作势就要开唱。

    可正要开腔时,猛觉眼前倏然一暗。

    抬头看去,竟是个体型魁梧的壮汉朝这边快步走来。

    “这位兄弟。”老牛操着满口异地乡音,憨声笑了笑说,“我想跟您打听点事儿。”

    “什么事情啊,侬没看见我这是开口生意吗?”小寸头歪起脑袋,语气有点不耐烦。

    “那个……董家渡是不是往这边走啊?”

    “对,顺着江边一直往前走就到啦!”

    小寸头抬手指向江水上游。

    本以为事情就此了结,却不想,老牛竟站在原地不肯走,转而伸手入怀,翻出一块巴掌大的青布,背着人,小心翼翼地拆开,从里面拿出一张皱巴巴的照片。

    “兄弟,我是来投亲戚的,您认不认识这个人呐?”他问。

    小寸头没吱声,目光却直勾勾地钉在青布包里的钞票、现洋之上,呆了。

    这大老赶还挺有钱!

    看样子,大概是把全部家当都带在了身上,以后就准备在沪上落地安根了。

    老牛见他不说话,顿时警觉起来,连忙将青布包揣进怀里,抱着夹,匆匆点了点头:“算了,我到那边再问问别人吧。”

    说完,抹身就要走。

    小寸头见状急了,蹭地窜起身来,一把扣住老牛的胳膊,嘿嘿笑了两声。

    “这位大哥,侬是头一次来阿拉沪上吧?”

    “啊,是头一次,我先走了啊。”

    “哦哟,侬不要那么紧张好不啦?”小寸头立马挽留道,“我跟侬讲哦,十里洋场有好多江北佬,专门骗这些乡下人哩,根本让人防不胜防,幸亏侬今天碰见我了,我给侬当向导怎么样?”

    “不用不用。”老牛连忙摆手。

    “诶,侬不相信我是吧?我只是给侬提点建议,带个路,又不要侬好多钱,侬现在觉得不划算,等到被骗的时候,后悔可就晚啦!”

    唠唠叨叨,说了一大堆,老牛终于有点心动了,便问:“兄弟您贵姓?”

    “免贵姓申,申世利!”

    小寸头一拍胸脯,颇为得意道:“实话讲给侬听,这十里洋场,就没有我不晓得的事情,我给别人当向导,每天最少要收两块钱,我看侬是乡下人,蛮可怜的,就算侬一块钱好啦!”

    老牛点了点头:“要是能尽快找到我亲戚,倒也值了,可你这生意……”

    话没说完,申世利当即一脚,将板凳儿踢飞:“呐,我现在没生意可做啦,侬可得对我负责。”

    “不是,这……”

    “哦哟,我做这个算是不务正业,当向导才是我的老本行呐,走啦走啦,我带侬去董家渡寻亲戚!”

    说罢,便连拉带拽地领着老牛往前走去。

    正如许多初次进城的大老赶一样,他们瞻前顾后,谨慎言行,提起十二万分的小心,却仍旧难免晕头转向,总是稀里糊涂地就让人牵着鼻子走了,或是被人坑了钱,或是干脆入了套。

    不过,申世利尽管爱财,倒也不算骗子,当起向导时,真格十分卖力气。

    两人顺着江边马路奔南去。

    途中无论看见什么,只要老牛开口问,申世利都能说得天花乱坠,是真是假不清楚,反正听起来挺热闹。

    没过多久,老牛便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穿街过巷,待到老城厢东南角,董家渡街区一带。

    这边已是临近县郊的地界儿,周围再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