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一百零八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

第一百零八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

    第一百零八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 (第2/3页)

矛盾,都是误会,要怪就怪张小林那个扑街吧!”

    “扑街?什么意思?”

    同“瘪三”一样,“扑街”似乎也是个舶来词。

    据说,只是据说,扑街即是Poor Guy——可怜虫、小喽啰、宵小之辈,总归不是什么好词儿。

    江连横念叨了几遍,忽然笑道:“在我家那边,这种人就该叫小瘪犊子,小卡拉米,还是没你们洋气啊!”

    赖春宝也念叨了几遍,误以为他在玩笑,便说:“粤省开埠早,洋人见多了,难免学两句,江先生见笑了。”

    未曾想,江连横却忽然正色道:“没什么见笑的,艺多不压身,学几句洋文也挺好。”

    赖春宝见他颇为严肃,便没再搭茬儿。

    沪上之行,究竟给江连横带来多少心境变化,又给他对子女的布局带来多少影响,大约只有他自己知道。

    不到九点钟,两辆汽车便缓缓停了下来。

    众人陆续钻出车厢,赵国砚、李正西和闯虎都已到齐。

    余下的江家响子,纷纷乘坐公共电车,到了市区边缘再改步行,速度稍慢,等了一会儿,也都来了。

    粤省同乡会馆的义庄挺气派,旧式的院子,显得肃穆庄严。

    多少客死异乡的老广,都在同乡会的援助、扶持下,得以落叶归根,重回故土。

    “走吧!”

    赖春宝领着众人穿过院门,在角落里推开一间小屋的房门,看得出来,应该是得到了特殊照应。

    江家的身份得到了护军使署的认可,刘雁声的遗体,自然也被更加妥善照顾起来。

    入冬时节,沪上潮湿阴冷。

    停棺的房间不大,阴森森的,只有一口棺材,略显孤单。

    棺材前面,支着一张简易的供桌,摆放的贡品都是新的,不禁使人有种错觉,仿佛雁声才走没多久。

    李正西最先走到屋里,绕过供桌,转头问道:“能看看不?”

    “能,但我劝你还是别看了。”赖春宝解释道,“已经快有一个月了,这时节沪上又潮湿,不如留个好念想。”

    李正西有些迟疑,抬头望向江连横,又看了看赵国砚和闯虎,似是在征求意见,问:“还是看看吧?”

    赵国砚点点头,也说:“嗯,道别了,应该看看。”

    不看,总归是有些不放心。

    赖春宝见状,便吩咐义庄里的人,将棺材盖推开尺长的缝隙。

    李正西争先恐后,近乎无礼般地推开众人,探头冲棺材里张望。

    然而,只看了一眼,他便触电似地直起身子,转过头,望向房间的角落,胡乱抹擦了一把脸,骂了一句。

    赵国砚紧随其后,神情凝重地低下头。

    他倒是没有立马躲开,但眉心却是越来越皱,脖子更是粗了一圈儿,沉默了许久,忽地抬手猛扇了自己一嘴巴,便又悻悻地离开了。

    接下来,又是闯虎走过去,怯生生的,先瞄了两眼,看不大清楚,便用两只手把住棺材,踮起脚尖儿。

    巴巴地看了一眼,脸色“唰”就白了,神情惶恐地连连后退,脑袋里空空荡荡,愣是说不出话来。

    随后,其余江家乡子,也都陆续绕着棺材走了一圈儿,看看刘雁声,算是道别。

    所有人都看过了,只有江连横还远远的站在门口,犹疑不决。

    “哥,你不看看老刘么?”李正西有些讶异。

    江连横沉吟半晌儿,终于摇了摇头,说:“算了,我还是别看了。”

    “不看了?”

    “不看了。”

    江连横的语气很坚决,似是无情无义,实则是无颜面对。

    赖春宝见状,便说:“江先生,死者为大,如果你真不看的话,那还是赶紧盖棺吧,免得犯忌讳。”

    这时候,因为开棺的缘故,屋子里已经弥漫着一股难闻的臭味儿。

    众人嘴上不说,但却不禁纷纷筋起了鼻子。

    江连横应了一声,让义庄的人重新将棺材盖好。

    旋即,众人便开始焚香、烧纸,总归是白事上常见的那套流程。

    只不过,各地风俗不同,其间的细节,略微有些差别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