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白事会 (第3/3页)
里这么乱,那帮鬼子说是治安巡逻,其实就是敲诈勒索,这两天隔三差五就进我的店铺,不管看见什么,张手就要,后头跟着那帮二鬼子,那就更别提了,昨天明抢了我十二匹绸缎,照这样下去,我的生意就没法干了!”
说着,又把自家长子叫过来:“冯崇!来,快来见过东家!”
冯崇四十多岁,虽然年长,但在江连横面前却显得毕恭毕敬,忙点头应道:“东家!”
“这是我儿子,”冯保全介绍道,“我家的生意,现在全都是他来打点,这小子太孬,您看他脸上青的,这就是前两天让那帮二鬼子打的,我估摸着我们两口子也没几年活头了,还请东家看在我夫人的三分薄面上,以后能多多照应。”
老头儿这话说得虽然客气,但意思却很明确——咱们买江家的水火险,不求理赔,但您起码得能保证咱家不受人欺负。
要是把话再说重点儿,江家若连“靠帮”的安全都没法保证,那大伙儿凭啥要尊你当东家呢?
冯保全的要求合情合理,任谁都挑不出半点毛病。
其实,也不只是他,包括贾易升在内的所有故交,特地把自家的接班人带来,实际上都是这个意思。
大伙儿还愿意信任江家,但与此同时,江家也必须拿出手段向大伙儿证明,奉天城的地下秩序,还是由江家坐庄。
这不仅是面子上的事儿。
江家的保险生意,原本是两条腿,一条是烟土货运,一条是坐地保险。
现如今烟土那边已经瘸了一条腿,本地的“水火险”是万万不能断的,否则江家就会再缺一块财源,没了钱财,官面上的许多事儿都办不成,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因此,江家反击本该是刻不容缓的事,只不过现在需要协众一心,以免会众出现叛徒,所以才先办了这场白事。
江连横闻言,只好点点头说:“放心,你们先把那帮人记下来,明天我派人过去看看,等我忙完了老太太的白事,一准帮你们找回场子。”
冯家父子听了,连忙躬身道谢。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晌午,江家开始备饭待客,闻讯赶来吊唁的人也逐渐稀少下来。
江连横身穿重孝,走到方言身边,低声询问:“情况怎么样?”
方言翻了翻账册,仔细核对道:“东家,目前为止,礼金收了一百三十二份,但亲自过来的,大约只有一半的人数,刚才又走了不少,留下吃饭的估计得有……”
“不用算了!”
江连横抬手打断,前来吊唁的宾客,远比他想象中的要少。
当然,账册上的人数,不代表实际能拉来的弟兄,有些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因为掏不起礼金,赶来帮忙围拢打下手的,也不算少数,另外有些当家的把头儿,虽是一个人来的,但其手下却有几十号弟兄。
方言说:“东家,这才刚刚第一天,可能有些人还没得到消息呢,估摸着送三、头七和出殡的时候,来的人会多一些。”
江连横摇摇头说:“就第一天才最重要,送三、头七和出殡那天能来的人,大多数头一天就都来了,往后那些放屁添风的,那就指不定心里怎么想的了。”
说着,就拿起桌案上的账册,随手翻看两眼。
却见来宾的姓名当中,多半都是老交情,堪称是江家起局时的原始股,本就跟江家颇有些渊源,甚至有直接的利益绑定,就算这样,其中还有些人并未到场,或是来后稍作片刻,又都纷纷走了。
更何况,奉天周边的几家大户豪绅,以及公署的实权大员,多半都没有来,或许还在持观望态度,或许因位高权重,所以先行拖延,不肯表现得太过屈尊积极。
“这样不行!”江连横放下账册,眉头紧锁地说,“来的人越少,他们就越是容易动摇,到最后可能连到场的这些人,都不敢保准了,恐怕我得先做出点回应才行!”
“可是,如果现在动手,那咱们不就白忙活了么?”
“那也没办法,我得先扳回一局,他们才能有所表示!”
没想到,话音刚落,突然听见门外传来一阵骚动。
众人略显讶异,纷纷循声张望,却见王正南一路小跑地来到江连横面前,明明是丧事,却忍不住笑道:
“哥,张大帅派人过来慰问了,还带着花圈幛子呢!”
此话一出,举座皆惊,连忙起身去门口迎接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