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1章 召集人手蓄力南疆,回流专家(二合一章) (第3/3页)
和医院附属单位的?”
“对,他电话里是这么说的。”方言把孙司长提到的单位复述了一遍。
“哼,”廖主任在电话那头轻笑了一声,带着一丝了然和轻微的不满:
“他倒是会‘避重就轻’!这两个地方,一个是省直属研究所,调动起来他部里阻力最小,跟地方基层基本不牵扯;另一个是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岗位,严格说也不算地方卫生体系的‘心头肉’。跟他强调的‘地方情绪反弹大’完全是两码事。真正的基层县市、地区级中医院里的骨干尖子,他是一个没往外报啊!”
方言微微一怔,听到廖主任喝了一口东西,然后对着他说道:
“这份名单,省事是最大特点,实用性和覆盖面么,呵呵。”
方言听明白了廖主任的潜台词:
孙司长还是打了折扣,选了阻力最小、最方便操作,但很可能不是最基层最需要那份“补偿”、也不一定是方言最需要接触基层特定资源的人才类型。
这份名单,是孙司长完成“任务”的产物,而不是真正考虑项目需求的结果。
“我明白了,”方言理解地应了一声,这可太正常了。
他要是不这么做,方言才感觉不正常呢。
方言想了下问道:
“那廖主任,孙司长提过的西北几个地方有援疆任务,这个理由您这边核实了吗?”
“那个?”廖主任的回答干脆利落,带着点不经意的轻蔑:“他跟我打马虎眼呢!哪个文件规定了西北地区所有医疗资源都必须优先保障援疆?”
“有专项任务的城市需要集中力量这不假,但不是说其他地方的医疗骨干就完全动不了了。况且,给你们研究所调人难道不是国家任务?”
说完他又叹了口气:
“嗐,我给您个搞技术的说这个,让你闹心。”
然后才定了定神,说道:
“行了,这事儿你别管了,我来处理,我看上次说给他说的太轻了,他没搞懂我的态度,我让他直接给西北那边能抽调真正人才的单位发函,怎么也得再给你要两个真正符合要求的人过来,名单必须按三十个名额补齐!还真当我是没脾气了。”
方言一听就知道,领导这是生气了。
上次廖主任就说过要和上面打招呼,结果,现在孙司长虽然把事儿办了,但是办的却是一塌糊涂。
这明显是在能力范围内,在不触碰线的情况下,尽量把事情办的够烂为目标。
方言也不知道这对他来说有啥好处?
“那……孙司长那边的名单人数不就超过了?算上追加的,西北就得四个了?”方言谨慎地确认,他是想着不能让孙司长有话说。
廖主任立刻回道:
“这个不用担心,之前我给你说了嘛,他拟的名单本来就不全!根本就没覆盖到你报告里重点强调需要补充的地区和类型。”
“三十个名额一个不能少,缺什么领域、什么地方的人才,我就让他补什么领域和地方!其他原定要调动的院所名额照旧不动,他挪不动。”
“你把自己该做的做好了,这些人的协调工作他挑不出毛病来!”
听到廖主任态度如此明确且强势,让方言心头一松。
就这个态度才好呀!
接着,他顺势提出了第二件事:
“哦对了,廖主任,还有个事想向您请示下。昨天我给您打过电话,说了夏总编的事儿,当时您同意后,我和老胡还有夏总编商量了一下,把明天列举出来了,现在孙司长这边协调来的人选,在质量或者覆盖面上一时未必能完全满足我们的缺口。夏总编那边他手里有份推荐名单,都是些曾经历过磨难的‘回流专家’,像您说的,这些同志很多是憋着劲儿想证明自己、做实事的。您看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联系……”
没等方言完全说完,廖主任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图,在电话那头语气更轻松了一些,甚至带着点欣赏:
“哦!我想起来了,那些人本就是现在政策要积极照顾的对象,你们想私下搭个线,把合适的人先沟通好,最后再走正规调动程序补充进来,对吧?”
“对!”方言赶紧肯定。
“可行!这个思路很好,既不违反规定,又能灵活快速地补足关键缺口,是好事!”廖主任给予了明确支持,并直接作了指示:
“既然名单列好了,那你让夏总编尽管去联系,放开手脚去谈!让他务必挑选品德过硬、专业确实对口的。双方都确定意向后,把具体的人选和情况尽快梳理个名单报给我,我转给老李那边,让他的人来办调动手续和后续安置。”
“记住,要快!这部分人选也是重要的补充力量!”
听到这里,方言心里那块大石头彻底落了地,声音都轻快了几分:
“那太好了!太谢谢您了廖主任!真是帮我们解决大问题了!”廖主任这指示,相当于给了夏总编充分的信任和行动空间,还保证后续官方程序无缝衔接。
这也是夏总编要的。
“谢什么,”廖主任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丝严肃的期待:
“你把研究所的架子早点搭起来、做出成绩来,比说啥都强。”
“是,廖主任!一定不辜负您的信任和安排!”方言郑重答道。
“好了,”廖主任似乎还有其他安排:
“你们先跟夏总编定名单吧,人来了尽快磨合起来。我还得去开个会。”
“好嘞!您忙!”方言应下,听到电话那边传来忙音,才缓缓挂断。
他走出书房,对着在客厅踱步等待的老胡轻松地一笑。
“咋样?”老胡问道。
“妥了!”方言说道。
老胡眼睛一亮:
“怎么说?”
方言说道:
“西北那边,孙司长给的名单被廖主任评价为避重就轻,全是好调动的直属单位。廖主任让他必须按我们的要求再补至少两个真正来自地方基层、专业对口的人选,反正人数必须一次性凑足三十人不打折扣!”
老胡说道:
“那回流专家的事儿呢?”
方言说道:
“没问题的。”
“廖主任说让夏总编放手去干!确定人选后名单报给他,他直接转李副部长那边办手续!两线并行,这下人源问题基本稳了!”
老胡一拍大腿:“漂亮!这才叫办事!我赶紧联系夏总编!”
方言对着他说道:
“别跑了,直接打电话过去吧。”
老胡却摆摆手:
“不不,得送点东西才行!礼多人不怪嘛!”
他认真的说道:
“咱们的事儿他帮忙,得讲究讲究才行。”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