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集《禅观与净土》往生篇 (第2/3页)
们长时间在娑婆世界,看到极乐世界觉得很遥远,刚开始有这种感觉。这地方是我该去的吗?你给自己划出障碍,我没办法往生。
其实不是没办法往生,是你自己没有信心。
那怎么办呢?有方法。看下面这句话:“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回光返照。诸位,当镜子的镜面是干净的,卡了几个灰尘以后,我们不重视镜子,重视灰尘了。你刚买镜子很干净,结果三年没有擦,产生灰尘,然后我们把灰尘就当镜子;其实灰尘不是镜子,你只要把灰尘放掉,镜子会出现。
我们一辈子从人生的经验,历尽沧桑,受尽折磨,打很多妄想,把我们给困住了。只要做一件事情“回光返照”,告诉自己:“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所以,不能跟着妄想的节奏走。临命终的时候,一定有很多熟悉的妄想会来诱惑、干扰你。什么叫回光返照?临命终的时候,诸位,记住一句话“往事不堪回首”。阿赖耶识会释放两个信息:第一个向外释放生死业力,现出中阴身;第二个向内释放颠倒妄想,你从小到大的颠倒妄想。可能是人生的遗憾,这件事应该做,没有做。如果你想要跳进去处理妄想,你就再也回不来了。不管是喜怒哀乐,妄想起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记住“不动”。临终最好的处理就是不要处理。你想要处理,就回不来了,每个妄想都有业力。
一个人如何看有没有往生?很简单,看他的心有没有收起来?他都没有在收心,没法往生。往生的人,他的心一定是收摄的。他的心跟着妄想在动,不可能往生,娑婆世界的业跳脱不出来。带业往生,你的心是收摄的,你的心收摄就很有信心。我们打佛七以后,对往生特别有信心,觉得阿弥陀佛跟你很近,因为六根一收摄,外境对你干扰就降低。本来我们的心跟阿弥陀佛的心是一家人,但我们流浪在娑婆太久了,认为跟阿弥陀佛很遥远,是我们自己这样认为。
所以,蕅益大师告诉我们,不管你过去打了多大妄想,灰尘还是灰尘,它永远不可能取代镜子。你只要“回光返照,把心带回家”,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更无疑虑,是名信自。要相信你一念心性本自具足。 古德说“生则实无生,去则决定去。”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根本就没有极乐世界生起,因为是你本来就具足的;从因缘的角度,果然往生了。这个地方从自他不二来建立信心。好,我们看他力信心。
丁二、他力信心
信他者,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
—《弥陀要解》—
信他,可能一般人容易做到,它属于事相因缘的信心。这是一般强调的,相信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从是西方,有十万亿国土,有世界名曰极乐”,极乐是存在的。相信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建立信心最简单的就是十八愿,因为标准最低,没有叫你要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要你“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我们不一定要解释十念就是十句佛号,至少佛号是不多。
至心信乐是信心,欲生我国是愿力。临终的时候,你一定要往生,你相信你可以往生。其它的都不谈了,他没有要你成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十八愿就这么简单,安住佛号,念想西方。我们从十八愿知道,往生条件是相当得低。乃至于六方诸佛赞叹极乐世界的功德,诸位,前面的自力信心是要靠“智慧的观照”;他力信心只要修一件事情——皈依。“随顺诸佛真实教诲”你不要那么多事,只要相信就好了。随顺,就是皈依,相信阿弥陀佛救拔你就可以了,“是名信他”。
自力跟他力,很难两个都具足。现实生活喜欢理观的人,事修会弱一点;喜欢事修的人,理观弱一点。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讲到事持、理持都没关系。你可以偏重他力,也可以偏重自力,最好两个都有。完全只有他力,你往生也有困难。人家是两种力量在修,你一个力量。完全偏重自力,你不信佛力摄受,也有问题。所以,最好两个都有,你相信一念心性本来具足,也相信弥陀本愿可以摄受你,我一定可以往生。
甲四、结示劝修(分二:乙一、结示法要。乙二、举颂劝修。)
乙一、结示法要(分二:丙一、安住佛号。丙二、念想往生。)
好,我们看最后的甲四、结示劝修。分两段,第一个结示法要。把前面的庄严想、功德想跟成就想,汇归成两个重点:第一个安住佛号。第二个,念想往生。先看安住佛号。
丙一、安住佛号
无上因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种种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即“助缘”。声闻、缘觉、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皆不可生净土。唯以信愿“执持名号”,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称名,福善亦不可量,况“一心不乱”哉?
无上果
故使感应道交,文成印坏,弥陀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行人心识,不往而往,托质宝莲也。
—《弥陀要解》—
好,这个地方讲到临命终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安住佛号。为什么安住佛号呢?往生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往生的人必须多善根、福德。怎么来的呢?蕅益大师解释说,声闻人的善根是少的,他偏修空观,而极乐世界更重要是假观,是有相行,要有庄严相来引导,声闻人缺乏假观的善根。
人天的福报是有漏,你在修布施持戒,可不是真为无上菩提;你有私心,希望能够修布施持戒,来生得快乐的果报,有所得。你有限量,怎么招感广大的正报寿命跟国土呢?你凭自己的善根跟福德,皆不可生净土。怎么办呢?“唯以信愿,执持名号,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称名,福善都不可量。”何况专注、相续的称念。所以在信愿持名的基础之上,临终时“感应道交,文成印坏,弥陀圣众,不来而来”,虽心性本具,但还是现前,照样往生。因缘上,“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
诸位,永远记住一句话,往生是弥陀本愿摄受你,可不是靠今生的布施、持戒,你没那个本事。临命终第一件事情,当然要把佛号现前。念佛不一定往生,往生一定要念佛。你说,我一路念想西方,不可以的,你要先把佛号现前;往生的人只有一种情况,在弥陀的摄受之下往生的。临命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管你的声音是助念的人帮你引导,或者你自己创造佛号,总之,内心要跟佛号相应。
你要能够想办法“即众生心,投大觉海”,把内心要投入弥陀的大海,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听你的声音。声音是别人念的也好,你自己念的也好,总而言之,心要跟着佛号的声音节奏走,因为往生是仰仗佛力。所以,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弥陀的佛号要现前,因为佛号不可取代。
丙二、念想往生
第二个就是送想西方,把心送到极乐世界去。我们前面讲庄严想、功德想,相状很多。有没有一个简单扼要的相状来总持呢?在《观经》里面有一个普往生观,佛陀看我们观想正报、依报这么复杂,有个简单的收摄方法,我们看前面两段:
作自生想
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与十二部经合。
定散常忆
若出定之时,忆持不失。
好,我们的心经常在娑婆世界活动,这是很熟悉的道路,极乐世界是很生疏。临终我要送想西方,平时是不是能够先走出一条道路,让自己熟悉?可以,有办法。佛陀告诉你平常在打坐时,你观想自己一念心是生长在极乐世界莲花当中。怎么想呢?有两个动作:先做莲花合想,再做莲花开想。我们解释一下。
首先,在佛堂打坐时,你提起佛号。念佛时你观想,下面坐着莲花,这个时候你是在娑婆世界。莲花因为你虔诚的念佛,它慢慢合起来,表示娑婆世界的因缘结束;合到最后的时候,突然间“一刹那间离五浊,屈伸臂顷到莲池。”莲花从娑婆世界就转到极乐世界去了;到极乐世界,莲花就打开了。
你不能观想错误,说娑婆世界莲花是打开,那就完了;娑婆世界莲花是关起来,表示娑婆因缘的结束,也告诉自己,过去的因缘结束了;到极乐世界以后,莲花才能打开。然后你看到了四件事情:光明的照射、佛菩萨的现前、还有水鸟树林出现种种的音声、最后演说妙法,你再把这个功德放进去。
所以先锁定莲花,整个庄严想,我们讲到大地、宝树、莲花,你到极乐世界,第一个是莲花。以莲花来当作庄严想的基本。在娑婆世界,透过莲花把娑婆的因缘结束,莲花打开,出现四种功德,佛菩萨的说法跟种种殊胜的快乐。你每天能够把莲花开合想做个几遍,为临终做准备。若出定之时,忆持不失。有时候出定,也能够忆念莲花的合跟莲花的开。
我们看总结。
结示观名
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名第十二观。
三圣来现
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观无量寿佛经》—
好,前面是讲因地的修学,这以下讲修这个法有什么功德?你经常能够观莲花合想、莲花开想,能够慢慢把极乐世界的功德现前。这个是普观想,第十二观,是讲往生。你平时阿弥陀佛跟诸圣众,也经常来加持我们,消除罪障。这个是比较简要的,叫做普观想法。
好,我们看最后总结,举颂劝修。
乙二、举颂劝修
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往生论》—
—释《禅观与净土—往生篇》竟—
天亲菩萨作《往生论》,把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说完,他说明为什么作偈颂呢?因为愿见弥陀佛,愿求往生。愿临命终的时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见佛、往生,两个目的。
好,这次的,衔接前面的。主要讲怎么样安住佛号?当然修皈依。安住以后,怎么把佛号能够导归净土?记住,临终的人会往生,只有一种情况,你的心要先往生;心没有往生,你不会往生。你把心先送到极乐世界去,佛号就会把你带过去了。这个是往生的基本思想。也有人说,我怎么知道是往极乐世界的方向走呢?往生有没有征兆来做判断呢?简单判断两个: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人到了晚年,看你会不会往生,两种征兆:
一、都摄六根:这个人的六根在收摄当中,这第一个。如果到晚年时候,事情越来越多,就有问题了。六根没有收,妄想就没收,你业力很难带。《楞严经》说三种相续:妄想带动业力,业力带动果报,它是相关的。不要以为打妄想没事,妄想就牵动业力,业力相续,你来生就会开始,三个是一体。所以,娑婆世界果报要沉淀,一定要让业力沉淀,妄想沉淀。妄想沉淀的征兆就是你六根开始收摄,这是第一个。
二、净念相继:你对极乐世界的念想,今天比昨天多。我昨天想到极乐世界的时间短,今天多一点,明天又多了一点。你的心往极乐世界思惟,越走越熟悉。就像草地已经被你走出路,这条路出来,就是生转熟。你开始送想西方好像很困难,路走不过去,你慢慢觉得很快能把心送到极乐世界了。你在娑婆世界,晚年六根开始收摄,极乐世界念想慢慢加强,恭喜你!往生征兆现前,这两个判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