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归义非唐 > 第373章 攘权乱战

第373章 攘权乱战

    第373章 攘权乱战 (第2/3页)

“各镇兵马,如今到了何处了?”

    “回陛下……”田允思绪片刻,随后回答道:

    “沙陀及党项已经聚兵在盐州了,诸镇兵马眼下还有三镇并未抵达凤翔,最少还需要十日才能抵达。”

    “除此之外,西川传来急报,高骈调遣兵马,除留防二万兵马于黎州、嘉州、戎州外,余下仅留万余兵马驻守各州,率五千精骑及万五马步精锐屯兵灌口关,好似要夺回故桃关。”

    “召王小年及诸相入宫!”李漼听后拂袖走入殿内,田允则是连忙派人去传王式和南衙北司的内相与外相。

    一个时辰后,随着众人先后走入殿内,李漼已经坐在了金台上,俯视众人道:

    “臣欲以王式为太子少保,充任招讨陇右行营都统制置等使、关内道供军使、凤翔镇节度使……诸卿以为如何?”

    李漼把招讨陇右这件事摆了出来,还要直接册封王式,这就代表朝廷把招讨陇右摆到了明面上。

    不过好在他给予的是招讨使,这代表事情不至于做绝。

    对此,徐商主动开口询问道:“陛下既然决定招讨陇右,那陇右驻长安进奏院应该如何处置,地方上的陇右牙商又该如何处置?”

    “暂且圈禁,不可动刀兵。”李漼沉声开口,并不打算把事情做绝。

    徐商闻言颔首,接着继续道:“某想要询问王少保,眼下派往黠戛斯、多康吐蕃的使节还未回禀消息,王少保以为,当下是讨击陇右的好时机吗?”

    他话音落下,众人随即看向王式,都想从他口中得到答案。

    对此,王式沉吟片刻,随后向李漼作揖道:“陛下,如今诸镇兵马尚未集结完毕,且派往黠戛斯、多康吐蕃的使节并未有回信,另外诸镇节度使能力不一,都需调换。”

    “臣以为,眼下不应着急,理应等到夏收粮草充足时再动兵。”

    王式压力很大,即便他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可他并不希望是通过征讨陇右这种方式,才获得这些信任和官职。

    大唐讨击陇右,这无疑是一场赌博。

    赌赢了,大唐或许能凭借吞下陇右这块肥肉,进而裁撤京西北八镇兵马和禁军,加上从陇右获取的赋税来延续国祚。

    可若是打输了,那大唐会变得如何?

    兴许会变得和周王室那般,政令难出京畿……

    在王式担心的同时,李漼却已经下定决心:“诸镇节度使,王少保以为应该裁换何人?”

    李漼话音落下,西门季玄便抢先说道:“陛下,臣以为应该罢黜朔方节度使张直方,着其金吾大将军入朝,以金吾将军周宝领禁军五千前往担任。”

    朔方镇位置确实关键,也属于前线,加上朝廷调党项、沙陀听令,朔方镇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趁此机会,西门季玄自然要举荐自己人去朔方镇。

    以朔方镇五千戍兵,加上五千禁军,倒也足够指挥沙陀、党项那几千精骑了。

    周宝足够勇武,昔年与高骈一同在右神策军当差,在西门季玄麾下时便与他相熟,自然选择举荐他。

    “可!”李漼颔首,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右神策军的支持。

    “谢陛下!”西门季玄退下,而齐元简与亓元实对视,但二人没有举荐将领,只因为禁军兵马将由杨玄冀与杨公庆统辖,没有必要再谋夺别的外援。

    更何况西川的高骈明显倒向他们,若是出现什么差错,直接带着皇帝往西川撤退就行。

    他们眼下最担心的,还是高骈那边。

    “陛下,臣以为,此战理应由西川节度使高骈率先进攻故桃关为开始!”

    “臣附议!”

    亓元实与齐元简二人先后开口,李漼闻言看向王式,却见王式略微皱眉。

    说好的由王式指挥,安排诸镇节度使来讨击陇右,现在战事还没开打,北司的这群人就已经开始抢夺指挥权了。

    王式不敢想象,等到三军真的与陇右交战于河陇时,这群宦官会在背后对自己使多少绊子。

    他突然后悔了,兴许他一开始就应该严厉回绝皇帝,让皇帝断绝任何讨击陇右的想法。

    “此事,便依二位所言吧。”

    李漼摇摆不定的倒向了亓元实二人,这让王式能够布置的点更少了。

    他想要开口,但不等他开口,徐商却又道:“陛下,王少保担任凤翔镇节度使,那令狐使相……”

    李漼皱眉,思考片刻后才道:“以前凤翔节度使、检校司空、平章事、上柱国、凉国公、食邑三千户……令狐綯为太子太保,分司东都。”

    令狐綯被赶往了东都,而这则消息对王式来说应该算是好消息。

    “王少保,眼下以为如何?”

    李漼询问王式,可王式又能说什么呢?

    他原本准备好的计划,已经被北司这几个宦官为了政权而搅乱了。

    现在的他,唯有重新回家,重新谋划了。

    好在现在距离夏收还有一个半月,时间上还来得及调整。

    “回禀陛下,今日变动稍大,请准许臣回府,十日内奏表陛下。”

    “好!”李漼眼见王式没有撂挑子,不由松了口气,随后安抚道:

    “既然无事,那便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上千万岁寿。”

    在众人唱礼中,李漼走下金台,走入了偏殿之中。

    与此同时,群臣也先后离场,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