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归义非唐 > 第433章 南贼北叛(补加更)

第433章 南贼北叛(补加更)

    第433章 南贼北叛(补加更) (第3/3页)

们也纷纷停下有种举动,生怕触怒皇帝。

    自从长安东迁洛阳后,皇帝的脾气便渐渐变大了,许多宫人都因此受了刑。

    整座紫薇城,除了同昌公主李梅灵还能劝住皇帝外,其他人便再也劝不住了。

    “阿耶息怒……”

    偏殿内走出身影,众宫人纷纷松了口气。

    能让众人如此的,自然也只有李梅灵了。

    李梅灵开口,李漼纵使再恼怒,却还是不得不强压下脾气,转头看向田允道:“召诸相入殿!”

    “奴婢领谕……”

    田允恭敬应下,随后派人传召路岩等人前来。

    李梅灵走上金台,目光很快从桌上那份奏表扫过,加上刚才听到的消息,也知道发生了什么。

    她看向李漼行礼道:“阿耶,康使君战败,固然使人动怒,但官军幸得保全万五之数。”

    “若官军尽失,则江南东西两道危矣。”

    李梅灵倒是擅长以其他角度看待问题,三言两语间,李漼也渐渐平复了情绪。

    他目光上下打量自家囡囡,但见自家囡囡一双杏眼秋波,两弯柳叶梢眉,身段苗条丰腴,粉面丹唇含春。

    “唉……”

    眼见自家囡囡如此出落,李漼高兴之余,却又忍不住叹气道:“囡囡今年过后便双十年纪了,阿耶虽想将你早些嫁娶如意郎君,然内帑国库皆空虚,实难……”

    李漼说着说着停下,只觉得心里十分对不起自家囡囡。

    李梅灵闻言轻笑道:“儿臣倒是觉得,这闲心日子过着诱人,不想与他人作伴。”

    “始终要嫁人的……”李漼摇摇头,看向李梅灵道:

    “若是今岁国库尚有结余,便选郎君嫁给囡囡吧。”

    李梅灵见自家阿耶如此,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而这时田允也作揖道:“陛下,路相他们来了。”

    “儿臣告退。”李梅灵闻言行礼退下金台,往偏殿走去。

    李漼见状颔首:“宣!”

    在他的示意下,路岩、于琮及亓元实、齐元简、杨玄阶、西门季玄等人先后走入殿内,对他唱声行礼。

    李漼见状,当即便让田允将康承训和湖南、江西等地的奏表交给了几人翻看。

    几人看过大概,脸色均不是太好看,毕竟康承训战败,不管是调遣兵马重新围剿黄巢,亦或者是其它,都需要消耗钱粮和时间。

    以黄巢眼下的态势来看,他似乎并不想停止扩张,这就让人头疼了。

    “陛下,以臣之见,可在洪州等处布置兵马,防止贼军再次进入江南,同时可继续抽调淮南兵马南下,同时令康使君再募一万新卒。”

    路岩不紧不慢的提出建议,齐元简闻言皱眉:“且不提钱粮,单说眼下最为紧要的应该是都畿。”

    对于齐元简的这番话,路岩依旧不紧不慢道:“都畿自然重要,但都畿有四万兵马驻扎,固若金汤。”

    “刘相新编的两万新军,更是驻扎在山南东道,守护着都畿的南大门,自然无事。”

    若是放在以前,路岩决不敢和北司的四贵起冲突,但现在不一样了。

    神策军遭受重创,南衙重新抬头,路岩自然也有胆子和北司叫板几句了。

    齐元简也不与他计较,反正只要保证都畿安全,其他都不算什么。

    对此,李漼也开口说道:“各处皆需钱粮,户部可还能拨给?”

    于琮闻言摇头:“陛下,国库已空……”

    “唉……”李漼闻言叹气,略微沉思片刻后,肉痛开口道:

    “既然如此,那朕便以身作则,变卖宫中所有绢帛锦缎,金银玉器,筹措二十万贯调拨给户部,助康使君练兵一万吧。”

    李漼这等姿态,显然是要拖着所有官员一起下水,毕竟皇帝都捐了,他们不可能不表态。

    要知道明代以前,大臣还真没有多少能厚着脸皮求皇帝从内帑拨钱的。

    宋代官员提了句借用,结果都被皇帝臭骂了一顿。

    哪怕是好脾气的宋仁宗,也不免怒骂了句:“朕之府库,岂为士师备饥馑耶?”

    宋代都如此,更不要提大唐了。

    正因如此,皇帝既然带头捐了二十万贯,那他们这些大臣也不能免俗。

    “陛下,臣家中贫寒,然经年为官,皆食皇禄,臣愿捐钱帛三千贯!”

    路岩眼见皇帝表态,他立马变跟着表态,顺带着哭起了穷。

    要知道三千贯可不是小数目,即便以如今的粮价,也需要路岩这位宰相不吃不喝四年之久,才能攒下三千贯钱。

    正因如此,李漼十分感动,而亓元实等人则是面上波澜不惊,心底已经开始骂娘了。

    路岩此人自为相以来,明面上十分清廉,私底下却大收贿赂,被百官称呼为“牛头阿旁”,意指其如鬼一般险恶可畏之人。

    私底下,更是将其与杨国忠、李锜、鱼朝恩、李林甫、元载等大贪相提并论。

    要知道这几个人,每个人贪墨的钱粮都不下百万贯,多的更是达到数百万贯,可见在百官心中,路岩家财几何。

    不过路岩这么做,倒也确实利于百官,毕竟路岩是宰相,他都才捐三千贯,那三千贯便代表封顶了。

    想到这里,亓元实等人先后开口,都表示愿意捐钱三千贯。

    李漼闻言高兴,忍不住站起身道:“好好好,汝等皆乃朕的肱股之臣。”

    “若百官与汝等一般,朝廷何愁不能还于旧都?”

    他这话倒是真情实感,毕竟在京官员上千,若是每人捐个三千贯,那三百万贯军饷便凑出来了。

    只是他也清楚,百官不可能捐那么多钱给他,哪怕他知道那些世家出身的官员,个个腰缠万贯,却也不能逼着官员捐。

    想到这里,李漼不免叹气,而此时于琮则是开口道:

    “陛下,南蛮进犯安南,蔡经略使已经坚守四月有余,岭西经略使蔡京言岭西若空虚,南蛮必来攻,以此拒绝出兵。”

    “如今广州等处又遭受黄贼威胁,无法出兵,因此只能从黔中道调遣兵马南下驰援。”

    “臣以为,请调黔中道五千兵马驰援安南,解交趾、罗平之围。”

    于琮若是不说,李漼都快忘记安南被南蛮入寇的事情了。

    想到祐世隆是自己继位以来,长期与自己作对之人,李漼不免冷哼道:“传旨给高千里,着其派五千兵马驰援安南。”

    “是……”

    田允应下,而于琮见状继续说道:“陛下,三日前王觉斯率沙陀、神武等六千余兵马进驻太原。”

    “牙将窦浣率牙兵鼓噪,王觉斯令李国昌、李克用、张淮鼎三人率兵镇压,河东牙兵死者七百余,窦浣身死,河东太平。”

    “王觉斯与崔使相调集河东马步兵五千、步卒七千随军北上,张淮鼎率左右神武军驻北都太原。”

    于琮带来了一则好消息,那就是骄纵的河东牙兵被镇压,牙将窦浣也身死。

    尽管被镇压的只是河东骄兵悍将的一部分,但朝廷能如此轻易镇压这支牙将牙兵,也说明了河东军内部的牙将牙兵,仍旧依赖于朝廷。

    单从这点来看,河东镇比那些擅自削减起运的藩镇要好太多了。

    李漼心中得到些许安慰,故此不免询问道:“幽州卢龙镇的张允伸,可愿助兵朝廷?”

    “回陛下……”于琮躬身作揖回礼,接着说道:“燕国公愿助兵七千,并调往怀安,等待朝廷调遣。”

    “只是调遣兵马,仍需开拔犒赏,国库空虚,唯有从陛下及诸臣所捐钱粮中调拨。”

    “无碍!”李漼大手一挥,当即同意了这件事。

    毕竟在他看来,他身为皇帝都捐了二十万贯,东都这上千官员,应该能凑个六七十万贯才对。

    康承训募兵一万,最多花五十万贯,剩下一二十万贯,足以犒赏卢龙军了。

    他的乐观溢于言表,于琮见状只能在心底叹气,心想百官恐怕要让皇帝失望了。

    只是这种话,他也只敢在心底说,却不敢实实在在说出来。

    “诸卿可还有事?”

    李漼眼见众人没有什么事情,当即摆手道:“若是无事,那便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

    眼见皇帝驱赶,他们也识趣的行礼唱声,接着退出了贞观殿。

    在他们走后,李漼目光看向田允,交代说道:“盯仔细了,看看谁捐的多,谁捐的少,皆抄录到朕这来。”

    “奴婢领谕……”田允恭敬应下。

    以他对这位的了解,但凡有官员捐的太多,恐怕这位就要怀疑上那些人了。

    只是这些事情与他无关,他也不想掺和这些事情,故此带着李漼的口谕,小心翼翼走出了贞观殿。

    在他走出贞观殿的同时,不远处一道等待许久的身影连忙小跑而来。

    “阿耶!”

    田令孜看着自家阿耶,连忙跪下叩首行大礼,田允也将其扶起,为他拍了拍膝盖处的灰尘,同时询问道:“小马坊的差事如何?”

    “不错,某十分喜欢。”田令孜连忙点头,同时道出小马坊近况。

    “近来普王常去小马坊骑矮马(果下马),某常与普王逗乐。”

    “普王?”田允想了想,这才想起普王李俨是皇帝的第五子,虽然不过七岁,但却很喜欢斗鸡、赌鹅,骑射等等游玩项目。

    虽说皇帝没有立储的心思,但普王大概不会被选中,毕竟普王的母亲只是普通宫女,不可能成为太子人选。

    不过自家这儿子也没甚才能,让他靠上一个亲王,继而得到富贵也不错。

    想到这里,田允看向田令孜道:“既然普王殿下喜欢,你便好好伺候殿下,莫要怠慢。”

    “阿耶放心。”田令孜献媚的扶着田允向外走去,父子身影渐渐消失在宫墙尽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