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岭事告终 (第1/3页)
“呜呜呜——”
清晨,在天色都还处于昏暗的时候,号角声却已经在南海城外的不同方向响起,紧随其后传来的便是密集的火炮声。
“轰隆隆!!”
“嘭……”
“躲好!躲开落下的铁球!!”
南海城北的南唐军队营寨中,无数队长来回奔走,示意所有兵卒纷纷蹲在壕沟之中,没人敢于露头。
这项从汉军手中学来的土工技术,眼下成为了他们保命的手段。
九十余枚铁炮弹如骤雨落下,砸在营盘之中的地上,又蹦跶起来,化作跳弹来杀伤南唐将士,撕破所有营帐。
汉军的攻势比往日提前了半个时辰,这是鲁褥月、高杰等将领都没有想到的。
“不要慌乱,汉军攻势已经结束,传令三军着甲列阵!!”
鲁褥月与高杰率领军中都将、列校,不断策马穿梭各军、团阵地。
在他们的组织下,南唐军队终于被组织了起来。
但是当他们被组织起来后不久,他们所面对的则是正在朝他们移动而来的汉军。
“咚咚咚……”
上百辆鼓车擂鼓助威,擂鼓声仿佛从四面八方传来,令人分不清敌军方向。
薄薄的雾气从海上吹来,使得所有人视线受阻,视线能看到的只有百余步距离。
但就是在这百余步外,已经列好阵的近五万南唐军队中,作为前军战锋队的阵脚兵,此刻他们却能清楚看到,乌泱泱的黑影从薄雾之中冲出。
“窸窸窣窣……”
脚步声与甲片作响的声音,配合着擂鼓和时不时响起的号角声。
一股莫名的压抑感出现在南唐将士们的心头,阵脚兵们更是不自觉攥紧了手中长枪、步槊和弓弩。
最终,一道道赤色与银色相交的身影从雾色中冲出,闯入了南唐前军将士们的视野中。
赤色的战袄外套着银色的扎甲,一面面书写“汉”字的旌旗更是显得无比刺眼。
“放箭!!”
“哔——”
霎时间,哨声在耳边响起,已经列阵的弓弩手们开始纷纷按照距离扣动手中扳机,松开弓弦。
无数箭矢宛若黑影从南唐军阵中冲向上空,随后跨过薄雾,最终如骤雨般落入汉军方向。
噼里啪啦的箭矢与甲胄碰撞声响起,个人的疼痛声太过微弱,被窸窸窣窣的脚步声与甲片声彻底掩盖。
飞落的箭矢在汉军将士身上发出细碎爆响,而汉军距离南唐军的距离也在不断拉近。
他们的速速渐渐慢了下来,随后便见他们之中冲出一辆辆盾车。
这些盾车在经过某些布置了堑壕的陷阱时猛然坠落下去,下坠的冲力将原本整齐的木刺给挤开,负责推动盾车的兵卒,大部分都侥幸活了下来,在袍泽的帮助下被拉出堑壕。
战场上开始传出哀嚎声和呼救声,哪怕负伤的是汉军,是南唐军队的敌人,但作为即将与他们交锋的人,南唐军队中的兵卒也不由得紧张起来。
汉军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一点点的将南唐军队布置的堑壕排除。
这些堑壕并没有挡住他们太多时间,但是随着太阳渐渐升起,加上海上的海风不断吹来,战场上的薄雾也渐渐散开。
“嘶……”
当薄雾渐渐散开,南唐军队的将士们顿时倒吸了口凉气,尤其是前军的那些将士。
但见数量是他们两倍,几乎要将整个战场都站满的汉军分别结出数十个上千人的方阵朝他们横压而来。
这些方阵有前有后,但无一例外都清除了他们面前的堑壕。
随着堑壕被解决,挡在他们前面的只有不过丈许宽的护营河,以及早已成为废墟的羊马墙。
汉军的数十个方阵正在不断逼近,南唐军队的哨声也不断作响,其手中弓弩的箭矢更是一轮接着一轮的射出落下。
无数箭雨落下,却始终无法阻挡汉军的脚步,哪怕有人倒霉中箭,也会很快被拖到后方。
最终,在南唐将士们的注视下,汉军队伍中冲出了扛着壕桥的数百名汉军士兵,他们数十人为一组,很快便顶着箭雨冲到了护营河面前。
“嘭!!”
随着壕桥沉重落下,原本还一动不动的南唐战锋队兵,呼吸间便听到了耳边的号角声。
他们开始结阵上前,越过弓弩手来到羊马墙废墟前,与汉军将士隔丈许护营河对峙。
“哔哔——”
刺耳哨声响起,被压着打了许久的汉军开始熟练走上壕桥,结阵冲向他们。
与此同时,那些上不了桥的汉军将士也纷纷更换为强弓来对南唐将士面突。
南唐军队对汉军的面突手段,早就有了防备,刀牌手纷纷举起刀牌,为战锋队的阵脚兵掩护面部。
这些刀牌手只觉得手中盾牌越来越沉,到最后几乎举不起来,连忙换其他刀牌手上前掩护阵脚兵。
在此期间,壕桥上的汉军将士也与南唐军队的将士交战到了一处。
“杀!!”
“噗嗤……”
“咻咻咻”
丈许宽的河水开始因为战事而变得浑浊,双方碰撞的重甲步卒也以长枪、步槊不断交锋。
他们在交锋时的怒吼声,就好似绷断的牛筋,耳边只能听到敌我双方的战吼咆哮声,以及汉军弓手射出破甲锥的尖啸声。
汉军中不断有人在交锋中被击下壕桥,搅浑河水,左右无法与之交战的南唐军队开始用长枪猛戳落水的汉军,而对面的汉军则是以强弓不断面突。
南唐军中面部中箭者数不胜数,纷纷跌落护营河水内。
鲜血将搅浑的污水染成红色,空气中似乎传播着铁锈味,令人由内而外的感到不适。
所有人的神经都紧绷起来,仿佛只有不断怒吼能发泄他们心中的不安。
两军后方先后出现了十余台吕公车,车上站着各军将领。
王式与陈靖崇远眺战场,看着汉军迟迟没有越过护营河,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这群叛军比某想的还要难缠……”
陈靖崇语气中有些焦虑,王式却微微颔首,平静道:“毕竟是高骈手中最后的一支精锐,如此难缠也该有把握。”
“轰隆隆——”
远方传来了炮声,使得他们相互对视。
“南边和东边开始了……”
在他们交谈的同时,城东的李阳春开始指挥大军强攻王重任节制的两万余大军,而城南的耿明也开始率领七千多水师登陆海港,以火炮不断进攻南城城墙。
高钦手中不过三千兵马,手下主要以数万民夫为主,不断以投石机和绞车弩反击。
只是这么多天的交战,能用作投石的材料已经越来越少,眼下他们甚至开始用砖块和景观石来投掷,说是穷图匕见也不为过。
城南的城墙早已破破烂烂,许多地方都堆砌沙袋来填充缺口。
面对如此破烂的城南城墙,耿明只是令战船不断炮击,便将那些用沙袋填充起来的缺口尽数轰开。
不仅如此,他还要将墙基也彻底轰开,以便己方军队能快速冲入城内。
汉军火炮的威力,早已经令驻守南城的高钦麻木,他从耿明今日提前发起进攻时,便已经预见了这一幕。
“沙袋堵上豁口……”
高钦从嗓子里挤出这句话,左右狼狈的将领们纷纷对视,但还是硬着头皮向民夫下令去填充了豁口。
民夫们一边以沙袋填充那宽数丈的豁口,一边躲避着汉军的炮击。
双方就这样不断拉扯着,而城北、城东方向的汉军也在不断猛攻。
鲜血染红了护营河,顺着护营河向着旁边的珠江流动而去,将珠江也渐渐染红起来。
原本两丈深的河水,随着坠落的尸体越来越多,渐渐将护营河的河道填满,双方不再需要躲避河水,河水已经漫上了两岸。
双方在数寸高的血水中不断交锋碰撞,近三万前军在不断结阵碰撞,长枪军槊的木杆在不断撞击。
喊杀声与兵器碰撞声充斥着整个战场,让站在高台上的高骈感受到了一丝难受。
似乎是他老了,亦或者是他心气被磨平,总之眼下的他变得有些优柔寡断。
他知道投降能保全自己这数万弟兄,但他也清楚若是能击退王式,他将有可能重新夺回岭南乃至湖南、江西等地。
哪怕机会十分渺茫,哪怕他知道刘继隆在北方还有数十万大军,可他还是试图搏出这丝生机。
他的脸色不断变化,挥动令旗的频率也越来越慢。
眼下他的对手与其说是汉军与王式,更不如说是他自己。
在他优柔寡断的时候,南海城内二十余万百姓却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力。
他们躲在家中,老弱妇孺相互抱团,听着耳边那不断传来的喊杀声,有人低头哭泣,有人则是发了疯般在家谩骂。
孩童不明所以,只是见四周人如何,便跟着如何。
“娘,阿耶和耶耶什么时候回来啊……”
幼童抬头看向低头啜泣的阿婆与阿娘,用稚嫩的语气询问着她们。
她们闻言则是抱住了幼童,哭声更大了……
哭泣声、谩骂声和祈祷声成为了城内的主旋律,而那些被强征去干活的民夫们,此刻则是不断拉拽手中粗绳,哪怕手心被磨破也不敢懈怠。
左右监督他们的南唐兵卒不断谩骂催促他们,时不时用他们留在城中的家人刺激着他们。
“都给阿耶把力气用上去,莫要忘记汝等在城中的妻女。”
“若是让叛军进城,汝等是何下场,便不用某多说了!”
在南唐军队的不断蛊惑与流言散播下,城内百姓仿佛陷入了信息茧房中。
在他们所能了解到的途径里,不论是谁都在说城外的叛军比起当初的黄巢还要凶恶。
他们不仅会在入城后屠戮番商,甚至城内的百姓也不例外。
他们的妻女会被叛军凌辱,自己则是会成为叛军的奴隶,随意叛军打骂……
在这样的信息下,他们只能奋力的拉拽手中投石机与绞车弩的机关绳,只为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与尊严。
“杀!!”
城东方向,王重任显然无法挡住李阳春、葛从周、张归霸、张归厚、庞师古等人的组合。
汉军不仅渡过了护营河,且在西岸站稳了脚跟,此刻正不断挤压着南唐军队的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