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文豪1983 > 第63章 唇枪舌战

第63章 唇枪舌战

    第63章 唇枪舌战 (第2/3页)

傲说。“今天不是我有幸来这个酒店下榻,而是这个酒店,有幸迎来了我。”

    所有人都哈哈大笑,李傲却说:“难道我说的好笑吗?”

    这下,连余切忍不住乐了。

    你李傲吹自己很厉害,但你真没有到这个层次吧。

    钱忠书不想表现得太尖酸刻薄,在他看来,李傲连他也远远的比不过,但又不好直说,只好闭口不言。

    随后,李傲道:“但这个酒店还住过爱默生。”

    爱默生是美国上个世纪的诗人和思想家,他的名号更大了,“美国的孔子”,“康科德的圣人”,“人类导师”,“新英格兰的先知”等等。

    李傲说:“根据我的考证,爱默生虽然赞成解放黑奴,和美国那个总统林肯一样,但他却是个彻底的白人至上者。他所谓的解放黑人,是把黑人像动物一样凑在一起,绝对不能和白人有任何的通婚,至于投票、教育这些权利更没有!”

    “如果爱默生活过来,看到我们这些人,相信也会说出什么不逊的话。因为我们也不是白人。”

    “所以你们与其尊敬他,不如来尊敬我。不然,你们就和聂华令是一样的,有白人软骨病。”

    这是下马威啊!

    内地这边一时语塞,都本能的望着余切。

    余切边说边想:“我相信世界上的人类从人格来说是平等的,但个体确实存在差异,我也是承认的。让文学的归文学,修养的归修养。”

    “那你遇到爱默生又怎么办呢?你难道和他说这句话?”李傲问。

    让我遇见了?

    余切做了个开枪的手势:“砰!”

    “对这些人,我没有修养。”余切说。

    这个小插曲,让随后的讨论活动变得稍微紧张了一些。

    再想想,第一轮的话题是“简繁体”,要不说文人十分妙呢?

    这简繁体,既可以看做是新与旧,也可以看做是现代化和传统,但由于内地用简体字,而其他地方用繁体字,似乎又带有些其他含义……

    余切坚决的站在简体字一方。

    “简繁之争”是一个老话题,在内地和宝岛都发生过,就是后世的网络论坛也经常为此吵架。

    这个争论,最早于新文化运动之前就已经发生,极端的意见认为应当弃用汉字,全盘用西文。后来演变为罗马拼音或是汉字拉丁化。

    宝岛那边的作家基本上都支持繁体字。他们的想法各有不同。

    余光钟提到:“汉字的简体化,使得传统文化也被简化!”他列举一段子,“亲不见,爱无心,產不生,厰空空……”,钱忠书立刻道,“团中有才,国含宝玉,爱因友存……”

    随后,李傲加入到战场,他很直白的说,我认为简化字运动本身是另一场文化运动,不能说和政治毫无关系。自此,我们产生了不同的两种书写体系。

    余切忍不住打断李傲:“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余切提到他在内地搞的“春雨行动”的糖丸:当时内地的研究团队面临美系和苏系两个路线,最终研发组长顾方舟在苏系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压低糖丸的生产成本。

    尽管在技术上付出了代价,糖丸的效果略微降低,但所有新生儿都可以使用到这一成果。

    余切说:“汉字简化,就像是一种适合我们的糖丸,我们首先扫除文盲这一病症,然后再谈其他。”

    辩论的精髓就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我曲解你的,并且否定你的曲解。

    流沙河从诗刊《星星》辞任之后,恰好也在研究古文字,他说:“汉字简化最开始在民国已经发生,只是没有大范围推开,我们是继承者。”

    这意思很明白,否定我,等于否定你。因为我是学的你。

    钱忠书再接:“简体字并不是凭空创造来的,很多字出自行书和草书,它本来就存在。你说我们造成了两套书写系统,实际上我们历史上有很多套书写系统。”

    “今天的人难道因为简体字,就看不明白古文了吗?我相信他们大体上可以认得。”

    余切忍不住说:“在我们的历史上,汉字的使用权利,从来都不属于普罗大众,它真正的走入寻常百姓家,仅仅发生在几十年前!我们使十亿人完成脱盲,这应该是我们的功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