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普罗米修斯和上帝 (第1/3页)
人无法直接飞到五层楼,一定是一层楼一层楼的往上爬,然而对媒体和公众来看,他们直观看到的就是”我们因为这一群作家,直接飞到了第五层楼“。
一层、二层、三层……数十年间,无数人做出过努力,好似一场看不到尽头的马拉松,这一荣誉最终在十多位作家之间达成。在媒体的引导下,读者们想当然的以为,这就是作家们孤立所达成的伟业。
因此给了他们难以想象的赞誉。
还记得华记者吗?
他是个德国混血儿,既信上帝,又学孔夫子。华记者是《世界日报》的首席记者,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该大学有”新闻界的哈佛“的美誉。
此前,华记者一直表现得像是个刚入行的菜鸟,而在完整经历过“作家们的三番会谈”之后,他表现出作为精英记者的直觉来。
他把余切等人的行为,形容为“普罗米修斯盗来圣火”。
这是西方世界一个众所周知的神话,普罗米修斯为人间盗来火焰,而后触怒了众神之王宙斯,将他锁在山崖间,终日被啄食,以惩罚他僭越之举,因为他使得人类掌握了不应该被掌握的力量。又因为普罗米修斯被啄食,被钉在山崖的形象,很像是基督教的“耶稣”形象,《圣经》中的耶稣替人受难,从而使得世人免遭厄运折磨。
之后,人们往往用“普罗米修斯”来形容那些在历史上创造丰功伟绩的伟人:居里夫人、法拉第、爱因斯坦、林肯、希格斯……大多是科学家或是政治家。他们研究出来的成果,就被认为是“xx圣火”、“圣火一般的法案”、“上帝粒子”……
这些隐喻使得伟人本身被蒙上了一层“神”性,但我们仍然知道,那是一个个真实存在过的人。
这就是媒体作为第四权有趣的地方,他们赋予了作家们神一样的地位,使得他们一时间完美得几乎没有瑕疵可言。
然而没有人是完美的。李傲是个出轨数次、”汉化“不少国外研究的混蛋,而这些被美化为不畏权贵的”狂人“形象;余光钟对上层谄媚,为了做官左右摇摆,而这被美化为”忍辱负重“的举动,内地作家中,排面最小的张贤良竟然比他笔下的”许灵均“还要高尚,人人都觉得他是个大好人,余切等人更不必提。
余切都已经成为华人世界的”普罗米修斯“了!
华记者在《世界日报》中形容余切:“自然界一直都有火焰,但没有普罗米修斯盗来圣火,人间就像是没有火焰一样。神明并不愿意把这一种力量给予我们。他们自有办法保持联系。我看到相关资料显示,岛内的权势人物一直能接触到内地的资讯,他们了解自己的亲族情况,他们甚至能派出便衣前往港地购买全套《潜伏》——那是一本描写如何击败他们的特工,将之批判得体无完肤,照此所论,看书的人应当罪该万死!然而,他们看的津津有味。“
”天上一天,人间一年,在众神无暇顾及的时候,那流逝的时间,已经是人间不可逾越的永远。足足有六十万被带往岛内的倒霉蛋,他们终生不得和自己的故土相见。“
”直到年轻的普罗米修斯决定背叛众神,为人间盗来永不能再熄灭的圣火,并决心忍受被鹰鹫啄食肌体之苦。还好,这一次连鹰鹫也不愿伤害这位年轻的神明。他们变成了欢唱的白鸽,托举起普罗米修斯。“
华记者留下了英国诗人拜伦于19世纪所写下的诗歌:
“巨人!在你不朽的眼睛看来!
人间所受的苦难
是种种可悲的实情!
并不应该为诸神蔑视、不睬;
但你的悲悯得到什么报酬?
是默默的痛楚,凝聚心头?
是面对着岩石、饿鹰和枷锁?
是因骄傲而面临的痛苦?
幸运的是,这一次你得到的是奖牌和赞誉!世人都为你歌唱!”
这不是歪诗嘛!
一个德国人,改编了英国人的诗句。
拜伦是个英国贵族,后来为了希腊人民的解放而斗争,最后身死道消。希腊为其举行国葬,使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