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定鼎天下,从捕役开始 > 第202章 赳赳老秦,死战不降!

第202章 赳赳老秦,死战不降!

    第202章 赳赳老秦,死战不降! (第2/3页)

    “噗!”

    房存、房贺、刘南昀齐齐喷血,脚下军阵瞬间溃散,玄鸟卫如遭雷击,手中长戈甚至断裂开来,赤凰图腾在郑均的龙威下寸寸湮灭。

    远处的一些战车、云梯竟被冲击波拦腰截断,到处都是飞溅而起的飞沙走砾,不幸被席卷其中的溃兵哀嚎响彻四野。

    郑均踏着龙首从天而降,刀锋所指处地裂山崩!

    贺兰山挣扎着想要起身,却见那轮转大日的虚影已悬在玄鸟卫军阵之上!

    “杀敌!”

    玄鸟卫的一尊外罡武者见状,毫不犹豫,当即裹挟真罡,举戈朝着郑均刺来。

    郑均不躲不闪,任凭这长戈刺来。

    “锵!”

    只听见一声轻响,这长戈应声而断,郑均身上却连一个白点都没有留下。

    看到这一幕,那外罡武者不由大惊,还不等他动手,却见郑均真元外放,直接将其卷飞。

    “又是你啊?”

    郑均落到了这已经被掀翻的战车旁,望向倒在地上咳血的贺兰山,与一旁另一个他不认识的通窍武者,当即淡定张口问道:“可愿降我?”

    还不等郑均的话说完,一旁的房家初境的通窍武者房贺犹豫片刻之后,竟直接强拖伤躯,对着郑均俯身下拜:“房贺愿降大都督!房冀为虎作伥,天下人人得而诛之,房贺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今得见大都督,方知何为雄姿英发!”

    身为房氏人的房贺,在见到郑均的第一刻就选择了归降。

    无他,郑均实力太过强悍。

    若是不降,今日必死。

    他不想死。

    而且这样做,也是为了家族计。

    若是房氏功成,老祖房冀突破元丹,家族自然更上一层楼。

    但如果房氏失败,这岚州被郑均夺走,那他此番投降之举,也能为房氏保留一丝火种,不至于亡族灭种、满门族诛……

    “呸!”

    贺兰山‘呸’了一声,吐了一口血沫,抬头看向郑均,无所畏惧,厉声道:“生为房氏人,死为房氏鬼!”

    而见到贺兰山这么不识抬举,房贺也有些惊愕,接着便低声道:“贺将军,那房冀老贼卑鄙无耻,大都督携天兵而至,正是我等弃暗投明,归顺朝廷的大好良机啊!”

    贺兰山闻言,看向房贺,一脸愤懑之色:“我贺兰山,可不似汝这般,贪生怕死、谄媚阿谀!你身为房氏之人,竟做出如此之事,你父随秦王血战西狄之时,可曾教过你这等摇尾乞怜的做派?”

    听闻此言,房贺身形一僵,不再言语,将头颅埋得更低了。

    面露羞愧之色。

    “不愿降就死吧。”

    郑均淡定张口,刚刚抬起龙渊刀,便见贺兰山猛然并指成剑,裹着血痂的指甲深深刺入太阳穴,竟是当场自绝!

    “倒是刚烈忠义。”

    郑均不由赞叹一句。

    贺兰山选择兵败自杀,这是郑均所没有预料到的。

    毕竟之前自己突然杀到紫阳郡时,此人明显是有所收手,似乎坐视自己斩杀房寒,又被自己言语挑动,好像心有异心。

    怎么到了战阵之时,竟死的如此干脆利落?

    虽然心生疑惑,但郑均并没有过于深究其中问题。

    人都死了,想那么多干嘛?

    郑均摇了摇头,望向四周,大喝道:“传我军令,尽量生擒敌军玄鸟卫正卒,不得杀俘!”

    接着,郑均便转身望向那归降的房氏通窍,冷声道:“你,随我一同收缴降兵!”

    “诺。”

    房贺拱手称是,接着便是紧紧跟随在郑均身边,为郑均收拢残兵,招降士卒了。

    此战结果差不多了。

    其余四个通窍武者都已经让他逃了,郑均也没什么一路追杀而去的想法,他现在只是想要慢慢来收拢士卒。

    玄鸟卫,还是比较让郑均眼馋的。

    原因无他。

    这贺兰山比自己弱太多了,虽然身边还有五尊通窍武者辅佐,但根本就没有任何作用,若是贺兰山带着这五个臭鱼烂虾一起来围杀自己,自己斩杀他们大概只需要一炷香的时间。

    但凭借着这三万玄鸟卫,贺兰山竟然足足阻拦了自己近一个时辰的时间!

    玄鸟卫只有三万人。

    这一个时辰的厮杀,郑均没有计算,但郑均基本可以推算出自己麾下的骁果军大概战殁了上万人,而玄鸟卫大概死了四五千。

    其余两万余人伴随着贺兰山身死,也是发生溃败。

    有的玄鸟卫开始后退溃逃,有的则是依旧留在原地,结成数百人、上千人的小型军阵持续抵抗,也有少部分扔下兵刃要投降的。

    这一战虽然自己胜了,但玄鸟卫的实力也是被郑均看在眼里,郑均很眼馋这支来自关中的精锐士兵啊!

    当然,郑均也很清楚,真正视死如归的精锐是不会投降,甚至已经战死了,但无所谓。

    郑均想要的就是玄鸟卫的功法以及训练方式。

    俘虏的玄鸟卫士卒将会被郑均运回大后方,负责按照玄鸟卫的方式培训新兵,将玄鸟卫这种培训方式真正纳入自己的麾下。

    这就是郑均的想法。

    随着郑均一声令下,骁果军与沧刀军如潮水般朝溃散的玄鸟卫残部压去。落日余晖下,战场被染成血色,铁甲碰撞声与喊杀声交织成一片。

    数十名玄鸟卫老兵背靠断戟残戈结成圆阵,甲胄上的赤凰纹路已被血污覆盖,却仍高举断裂的长戈嘶吼:“赳赳老秦,死战不降!”

    “秦王与妖魔为伍,弃汝等为敝履,何故为其效力?关中秦地多壮士,待平逆贼,尔等荣归故里,也是极好!”于慎发声劝道。

    “从军打仗,不管这些,只管杀敌!”

    一名独臂的玄甲老兵冷哼一声,厉声喝道:“我等宁死不降,尔等只能得到我们的尸首,绝对不会得到活着的玄鸟卫正卒!”

    听闻此言,骁果军陌刀手当即以三丈长的陌刀组成刀墙推进,为首的校尉冷喝:“杀!”

    刀光闪过,圆阵瞬间崩解。

    独臂玄甲老兵突然暴起,想要冲杀过去,但随即被五把陌刀同时贯穿胸膛。

    不多时,不愿投降、拼死反抗的玄鸟卫士卒便被屠戮殆尽。

    而差不多同一时间,西北角的三百名玄鸟卫士卒在一尊外罡将领的带领下,集体抛戈,为首的外罡队正跪地高举兵符:“我等愿为大都督训新军!关中铁骑的阵列之法、焚血秘阵的催动口诀,皆可献上!”

    见另一旁的玄鸟卫士卒投诚,于慎大感意外,飞遁而去,问其缘故。

    那外罡将领闻言,当即道:“三年前征西狄时,我等拼死血战,宁死不降,是为中原人厮杀,如今都为中原人,先前战阵之中各为其主,如今战殁,又缘何要送死陪葬?”

    于慎闻言,大感意外,同时也略显尴尬。

    毕竟从成分上来讲,他是北戎出身。

    虽然祖上记载,说什么是中原逃难来的……但无论怎么说,确实有北戎生活经历。

    不过这种尴尬的念头一闪而过,于慎轻笑道:“好,不愧是中原好男儿,不过还请诸位帮我劝一劝那些不愿降的兄弟,大都督有令,降者不必参与后续对秦王征伐,只管练兵!”

    “是!”

    那玄鸟卫外罡将领拱手称是。

    战场上其实十分混乱。

    毕竟有十万多人被打乱,在紫阳郡到处乱糟糟的逃窜。

    因为玄鸟卫的待遇不错,甚至有一些岚州的溃兵想要扒了战死的玄鸟卫甲胄,冒充玄鸟卫来滥竽充数的投诚,但奈何无论是修为还是习俗都和关中老秦完全不符,总会轻易被识破。

    而后方定秦军、岚州军、博州军等兵马也慢慢与郑均汇合,收拢这些溃兵降卒。

    至于鲜卑铁骑,乃是此行最为郁闷的部队。

    原本的计划,是鲜卑骑兵突袭到后方,来阻止溃兵南逃。

    但溃兵的数量有点太多了,根本估计不过来,甚至可以说他们根本绕不过去,到处都是溃兵。

    而骑兵,又无法有效的俘虏士卒,便只能在战场上乱逛,将一切还有反抗能力与反抗之心的敌军集中绞杀而已。

    暮色渐深时,许厚捧着竹简来报:“大都督,已经统计清楚了,此战俘获玄鸟卫两千四百余人,其中主动归降者唯有八百余人,已单独关押;缴获完整赤凰戈七百柄、阵图三十卷。”

    郑均闻言,微微颔首,接着问道:“岚州兵呢?”

    “岚州兵俘获六万余人,统计尸首时,此战大概斩首五万人,逃兵不计其数,算不过来。”

    许厚轻咳道:“至于玄鸟卫,统计了一番,应该有两万一千余人被斩,还有六千余人,应该是跟着退兵一起逃回去了。”

    郑均闻言,不由叹息一声,接着问道:“我军损失如何?”

    “定秦军战殁三千余人,博州军此番损失最大,渡河之时被河水卷走、敌军射死一万八千余人,岚州军死伤七十三人,是为搭建浮桥之时,敌有一名外罡将领发狂,突然杀之后方,斩杀所致。”

    许厚继续汇报道:“沧刀军,死伤两千一百人;骁果军,战殁一万一千人。”

    听到了这等消息之后,郑均不由呼出一口气。

    损失最大的,其实是骁果军。

    毕竟效果军的士卒含量可不是博州军可比的。

    博州军死伤,最重的乃是跟着陆续从五光郡来的五光郡郡兵,他们的死伤在郑均的可接受范围之内。

    但骁果军,郑均不是那么可以接受。

    都是自己嫡系精锐啊!

    这死伤毋庸置疑,都是在和玄鸟卫硬碰硬的时候被波及,以及后续追击玄鸟卫残兵的时候,单打独斗被斩杀的。

    郑均问道:“府库还有银子吗,抚恤可有压力?”

    “额……”

    许厚闻言,略显沉默之后,委婉的提醒郑均:“大都督,博州军多为五光郡郡兵伤亡,五光郡前番时间被那叛贼杜惠攻占,杜惠在五光郡多遭杀戮,所以……”

    “至于沧刀军、骁果军士卒中,虽有军士立功得爵,但您也是清楚的,两军士卒原本多为流民,早就已经家破人亡,其中有部分士卒根本没有娶妻,徒留先前战功赏赐的土地,如今军士已亡故……”

    显得有几分尴尬。

    博州军的五光郡郡兵暂且不论,沧刀军、骁果军确是如此。

    士卒大多为当初的流民,后来被郑均收拢,选择其中精壮练兵,一步步培养出来的,身经百战,立功得爵,但却没有什么家庭,虽然之前数次战役得到了不少田产。

    但都是交由佃户、屯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