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三百外罡骑兵,冲阵赵军! (第3/3页)
官,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和指挥力自然会大幅度下降,这也是考验主将的地方。
徐世茂咬咬牙,觉得自己撑得住。
“好。”
郑均点头,张口道:“通窍武者,我一个不带,都留给你指挥!”
而就在此时,一旁的独孤愿道:“丞相可是要去突袭赵王?”
“不错。”
郑均坦荡点头,张口道:“如今赵王来势汹汹,单雄义拦不住他,我观地图布置,此地还有单雄义的三千兵马,我骑兵纵横而去,令这三千兵马镇守金锁关,以防其进逼,尽量击溃他。”
听到了郑均的话语,独孤愿也是倒吸一口冷气。
赵王可是率领十万大军南下!
大都督竟只有三百骑兵,再加上许厚将军的三千杂兵,这该怎么打?
郑均笑道:“不必担忧,许厚在此附近,许厚麾下亦有十万兵马,关键时刻或许有用。”
“好了,不得有误,即刻启程!”
说罢,郑均又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召集三百外罡大将,骑马而走,绕镐都城,朝金锁郡疾驰而去。
而镐都城墙之上,城中数名守军见此,急报而去。
……
金锁郡官道上,十万肃州大军如黑云压境。
赵王李弼高踞龙驹之上,玄色蟒袍外罩着件赤金锁子甲,腰间悬着一柄鎏金错银的宝剑。
其面容俊朗,眉宇间却透着几分阴鸷,此刻正望着远处起伏的丘陵,嘴角挂着志得意满的笑容。
“王爷,前方三十里便是白草滩。”
副将金孝恪策马上前,张口道:“单雄义的残部已退守金锁关,约三千兵马。”
李弼轻抚剑柄,忍不住笑道:“郑均小儿当真托大,竟只留这点兵马阻拦本王?”
左侧一名青袍文士笑道:“郑均此刻正被晋王牵制在镐都城下,怕是分身乏术。依学生之见,不如趁势直取神京,断其根本!”
这文士名唤慕容朗,乃北戎人,也是赵王府首席谋士。
慕容朗说话时,眼角余光瞥向右侧的虬髯大将,后者立刻会意,粗声粗气道:“末将愿为先锋,三日之内必破金锁关!”
不过,李弼此时却摇了摇头:“不急,郑均能连斩鹿妖王与李恂,绝非庸碌之辈。传令下去,全军在白草滩扎营,先派斥候探明四周虚实,确保无埋伏后,再进军。”
“是!”
谋士闻言,当即拱手,而不多时,大军行至白草滩,安营扎寨。
天边暮色渐沉,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
李弼踞坐案前,帐下十余名将领分列两侧,正在激烈争论战后利益分配。
“神京乃八百年帝都,自当归王爷所有!”
金孝恪张口道:“至于岚、博二州……”
慕容朗轻摇折扇打断道:“金将军此言差矣,晋王尚在关中,依鄙人愚见,不如将神京赐予郑均此战降臣旧部,令其与晋王互相牵制。”
“我军只需要牢牢控制八关中,除却蓝谷关之外的其余七关,便可驱虎伤敌,令郑均旧部心甘情愿为我等阻拦西部之地,届时赵王点下进入岚州,则……”
话音未落,帐外突然传来急促脚步声。
这杂乱的脚步声登时令帐内所有的通窍武者同时停下争执,而后,一名斥候满身血污冲进来,扑通跪地:“启禀大王!前锋营渡过饮马河后,前行约百里遭遇伏击,折了四千精锐,杜建买将军战死!”
“嗯?”
赵王李弼闻言,手中酒樽一顿,开口问道:“谁的兵马?”
斥候闻言,当即道:“大王,据鲁善行将军报,郑均前日抵达金锁关后,亲率三百骑兵出关侦查,于我军先锋阵前高喊‘我乃大周丞相郑均是也’,引得杜建买将军率先锋追击,欲以两万军势,擒杀郑均……”
说到这里,斥候没有再说了。
而帐中霎时死寂。
司马朗手中折扇‘啪’地合拢,金孝恪按在刀柄上的手背青筋暴起。
而李弼则是缓缓放下酒樽,玉面上闪过一丝惊疑:“郑均此刻应在镐都城下,他怎么会出现在此地?难道他帐内还有第二尊元丹武圣?”
对于杜建买战败,李弼表示可以理解。
毕竟遇到郑均率领三百骑兵出城这种机会,作为通窍大将,而且还是统御两万人的通窍大将,自然想着结阵建功!
两万精锐,通窍四境的修为。
这样的实力,足以对一位孤身的元丹产生一些威胁了。
当然,斩杀是不太可能的。
若是能够将其击败,或者令其无可奈何,便是大功一件,足以令敌人士气大降。
但杜建买你没打赢,就是问题了!
“折损四千人,杜建买该死。”
一旁的慕容朗深吸一口气,张口道:“先锋营如此,定然溃散,这溃兵如今在……”
话音未落,忽然帐外狂风大作,牛皮帐幕被吹得猎猎作响。
而就在此时,一道清越声音穿透传来:“赵王远道而来,郑某特来相迎!”
这声音初听还在百丈之外,说到‘迎’字时已近在咫尺。
李弼瞳孔骤缩,腰间宝剑自行出鞘,帐中烛火大涨。
“保护王爷!”
金孝恪暴喝一声,抽刀欲战,而李弼见此,当即道:“他不在这里。”
说罢,李弼便主动走出了军帐之中,极目望向南方,那饮马河的方向,张口道:“郑贼,既然来了,何不一见?”
说罢,李弼便主动踏出一步,瞬息之间,一股劲风而起,李弼架风而起,朝着饮马河方向飞驰而去。
见李弼孤身而往,周围众将当即大惊,连忙化为一道道遁光,跟上了李弼的步伐。
慕容朗没有起飞,而是第一时间调集肃州骑兵,厉声道:“快快,跟上王爷,跟上王爷!”
一时之间,千骑席卷而起。
而李弼对周围这些士卒,倒是没有多少想法。
他本就是个喜欢冒险的主。
当初能够擅自出城,跟踪西狄大祭司,最后与其大战一番,足以见得其性格颇为激进、冒险。
此番去见郑均,也是如此。
他料定,郑均奈何不了他,杀不了他。
所以去见见郑均,也没什么。
李弼的速度很快,眨眼之间便出现在了饮马河前。
饮马河河面上尽数浸泡着赵兵的尸首,似乎是被逼无奈,跳进河里想要逃窜,但却因身上铁甲过于沉重,没入河水中淹死了。
李弼仰头望去,正好与郑均隔着饮马河。
看到郑均之后,李弼不由叹息一声。
几年前,他麾下有一个姓蔡的谋士,来自博州蔡氏,曾经向他进言过,博州出了个修行天才名唤郑均,彼时的赵王并不在意,毕竟只是一个皂吏出身,再天才又能如何?等他成长起来也需要几百年的时间。
到如今,谁又能想到,这皂吏出身的修行天才,今日竟能与他平起平坐,自立丞相、汉王,总百揆,立皇帝?
而饮马河对岸的郑均,也是神色淡漠。
他率三百外罡骑兵,一路自镐都而来,星夜兼程,不过两日便到了金锁关,来到金锁关后方知情况危急,赵王先锋已经几乎兵临丞相,因此郑均才主动出城,让三百外罡骑兵压制修为,引诱这赵王先锋出击。
赵王先锋果然中计,旋即自己率领三百外罡骑兵冲杀过去,一击便凿穿了那军阵,直接阵斩了那通窍四境的大将,杀得先锋营一片血流成河。
如今,自己追杀了这些先锋营后,便主动来到这里,准备进行挑衅。
要想赢,必须要做盘外招。
“郑均,换条路吧。”
而就在此时,李弼忽然张口,对郑均十分真挚、诚恳道:“天下法相诸多路,你为何要选这条路来?先前秦王未死,我们顾忌名声,不敢动手,如今秦王死了,你又能如何?等本王那些兄长缓过神来,第一个便是要将你扑灭在这里。”
“你立我那可笑的侄子当皇帝,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你做出这一手,谁又会觉得你真的想要恢复我大周社稷?”
“放弃‘天下主’,换一条途径,本王保证,绝不追究问题,反而愿意和你共享本王知晓的情报,让你选择另一条途径。”
“……”
赵王的声音,诚恳至极。
似乎真的是为郑均做着想。
而郑均闻言,却笑了。
“你说得对,立个李氏的皇帝,确实有些掩耳盗铃了……不如这样,赵王殿下和晋王殿下,二位将脑袋交给郑某,让郑某这一战灭掉你们两人,占据关中、岚州、肃州,在神京登基称帝,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