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谁合适去 (第3/3页)
···且臣这次说出的对抗倭寇的几个对策,早在去年和周师兄通信的时候,就已经让周师兄开始实行了。”
睿王惊呆:“嚯!那玩意儿生了病还坐在臭号竟然还考上了?也难怪心高气傲的受不了自己是最后一名,只是他既然有这个能力,后面为啥没有再考直接出海了?”
王学洲不知道怎么说。
应该是和二师兄有关。
萧昱照的关注点显然不在这上面:“潮州去年就已经实行这些抗倭对策了?什么时候的事情?为何先生之前没有说?”
“当初臣也问过原因,师兄的来信说,因为太过频繁且小规模,路途又远,等京中收到消息的时候早已过时了,而且上报了也没什么用,无法解决。还是得当地自己想办法,臣当时想了想,就让他先用这些对策试试,如今已经初见成效了。”
萧昱照立马拿出舆图,逸王和睿王也凑了过去看。
萧昱照看着潮州蹙眉:
“是了,潮州负山带海,川原饶沃。春秋之交,南风盛发,可扬帆北上,秋冬以后,北风劲烈,能顺流南下,外则与占城、暹罗、吕宋等国距离较近,这样的地理条件有利于倭寇在海上窥探时机,随时上岸劫掠,也便于其随地藏匿和逃逸,难怪频繁···”
他抬头看着王学洲:“这么说,周明礼对于这几项对策,是最为熟悉的了?”
“目前为止应是这样。”
萧昱照思考了片刻:“朝恩,去宣车公和赵尚书过来,就说朕有事相商。”
逸王对着萧昱照开口:“这么说潮州也挺重要的,如果将周明礼调走,潮州总要有合适的人接手,得询问下赵尚书,不过这么一动,对你来说也是好事,将你的人安排过去,顺理成章。”
萧昱照瞥了他一眼:“你跟朕想一起去了。”
王学洲提醒道:“教化虽不起眼,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朝堂因沿海官员都在,臣没敢多说。”
“陛下应找一批心思灵敏且忠心的读书人,将他们分布在沿海一带,在那边的官办学堂教书,不用教的多好,只需要教一件事:忠君爱国。这才是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