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李三郎 (第2/3页)
印记:当年他还是临淄王,跟着齐先生在民间察访,看见老农因赋税太重卖了女儿,当场就把腰间的玉带解下来换了银子,红着眼对先生说“日后我若掌权,定要让这般惨事绝迹”。
开元十三年封禅泰山,他望着山下跪拜的万民,回头对身后人笑,说“看,这便是大唐的气象”。
可如今,那些气象都成了泡影,只剩他亲手造下的炼狱。
齐先生见他仍是沉默,语气稍稍软了些,只是眼底的痛惜更甚。
他放缓脚步,走到椅边,目光落在李隆基鬓角——当年那个束着玉冠、眉眼带笑的少年郎,怎么就成了如今这副颓唐模样?
“那年你才十七,骑着匹瘦马雪地里冻得嘴唇发紫,却还攥着本《贞观政要》,说要跟我学‘治世之道’。”
他的声音沉了些,带着几分怅然,“一转眼,你倒把当年的初心,都丢在霓裳羽衣曲里了。”
李隆基的肩膀终于垮了下来,泪水顺着脸颊砸在衣襟上,洇出一小片深色:“先生,朕……朕知道错了。”
“可一切都晚了。”
“晚?”齐先生突然笑了,笑声里满是苍凉,却又藏着股不服输的劲,“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就不算晚!学生犯错,当先生的,总不能看着你摔进深渊里不管。”
“当年你在韦后手里抢皇位,是老臣帮你联络羽林军,太平公主逼宫,都过来了,如今你捅了这么大的篓子,老臣自然也得帮你擦这个屁股。”
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沉了下去,像压在心头的巨石:“只是老l得跟你说句实话,如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